第九章 固涩剂 凡以收敛固涩作用为主,用于治疗气、血、精、津耗散滑脱病证的方剂,统称为固涩剂。属于“十剂”中“涩可去脱”范畴。 固涩剂是为正气虚弱,气、血、精、津液耗散或滑脱而设。凡自汗盗汗、久咳不止、泻痢不止、遗精滑泄、小便失禁、血崩带下等属正气虚者,皆为其适用范围。根据气、血、精、津液耗散滑脱致病之因和发病部位的不同,本章分为固表止汗剂、敛肺止咳剂、涩肠固脱剂、涩精止遗剂、固崩止带剂五类。 固涩剂所治的耗散滑脱之证,皆由正气亏虚所致,故应根据气、血、津、精耗散的程度不同,配伍相应的补益药,以标本兼顾。若为元气大虚、亡阳欲脱所致的大汗淋漓、小便失禁或崩中不止者,非单纯固涩所能治,需急用大剂参、附之类回阳固脱。本类方剂为正虚无邪者而设。若外邪未去者,不宜过早使用,以免有闭门留寇之弊。病证属邪实者,如热病汗出、痰饮咳嗽、火扰遗泄、伤食泄泻、热痢初起,以及实热崩中带下等,均非本类方剂所宜。 复习思考题 1.牡蛎散与玉屏风散的组方用药及配伍特点有何不同? 2.如何理解九仙散的组方原理及方后“嗽住止后服”? 3.结合配伍用药,分析真人养脏汤与四神丸所治泄泻之异同。 4.桃花汤中赤石脂如何使用,为什么? 5.通过配伍用药,分析金锁固精丸、桑螵蛸散、缩泉丸“补”与“涩”之异同。 6.通过组方配伍,分析固冲汤之“补”与“涩”。
7.如何认识固经丸、易黄汤之“补”“涩”“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