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

2019-11-25 11:10|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237| 评论: 0

摘要: 槐 花 Huáihuā(《日华子本草》) 本品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称为“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

槐 花 Huáihuā(《日华子本草》)


本品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称为“槐花”,后者习称“槐米”。本品气微,味微苦。槐花以花整齐不碎,色黄者为佳;槐米以花蕾多、色黄绿者为佳。生用、炒黄或炒炭用。

【药性】苦,微寒。

【归经】归肝、大肠经。

【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应用】

1.血热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 本品性属寒凉,功能凉血止血,可用治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之证。因其苦降下行,善清泄大肠火热,故对大肠火盛之便血、痔血、血痢最为适宜。用治新久痔血,常配伍黄连、地榆等,如榆槐脏连丸(《成方便读》);用治血热便血,常与荆芥穗、枳壳等配伍,如槐花散(《本事方》)。

2.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本品味苦性寒,长于清泻肝火,治疗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头痛眩晕,可单用本品煎汤代茶饮,或配伍夏枯草、菊花等药。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炭用,清热泻火宜生用。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用。

【鉴别用药】地榆、槐花均能凉血止血,用治血热妄行之出血诸证,因其性下行,故以治下部出血证为宜。然地榆凉血之中兼能收涩,凡下部之血热出血,诸如便血、痔血、崩漏、血痢等皆宜;槐花无收涩之性,其止血功在大肠,故以治便血、痔血为佳。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黄酮类成分:槲皮素、槐花芦丁、异鼠李素等;三萜皂苷类成分:赤豆皂苷Ⅰ~Ⅴ,大豆皂苷Ⅰ、Ⅲ,槐花皂苷Ⅰ、Ⅱ、Ⅲ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总黄酮以芦丁(C27H30O16)计,槐花不得少于8.0%,槐米不得少于20.0%;含槐花芦丁不得少于6.0%,槐米不得少于15.0%

2.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止血、抗炎、抗菌等作用。槐花含有红细胞凝集素,对红细胞有凝集作用,能缩短凝血时间,其所含芦丁能增加毛细血管稳定性,降低其通透性和脆性,预防出血。制炭后促进凝血作用更强。槐花煎液能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槐花中的云香苷及槲皮素对组胺、蛋清、5-羟色胺、甲醛等引起的大鼠脚肿胀,以及透明质酸酶引起的足踝部浮肿有抑制作用。槲皮素能抑制病毒复制。

附药:槐角

本品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原名槐实。性味苦寒,归肝、大肠经。功能清热泻火,凉血止血。适用于肠热便血,痔疮肿痛出血,肝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煎服,69g。孕妇慎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万年青根下一篇:地榆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