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胡 Qiánhú(《雷公炮炙论》)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或紫花前胡Peucedanum decursivum Maxim.的干燥根。主产于浙江、湖南、四川。前者冬季至次春茎叶枯萎或未抽花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后者秋、冬二季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晒干。切薄片。本品气芳香,味微苦、辛。以切面淡黄白色,香气浓者为佳。生用或蜜炙用。 【药性】苦、辛,微寒。 【归经】归肺经。 【功效】降气化痰,散风清热。 【应用】 1.痰热咳喘,咯痰黄稠 本品辛散苦降,性寒清热,宜于痰热壅肺,肺失宣降之咳喘胸满,咯痰黄稠量多,常配伍苦杏仁、桑白皮、浙贝母等药;因本品寒性不著,若配伍白前、半夏等温化寒痰药,亦可用于寒痰、湿痰证。 2.风热咳嗽痰多 本品味辛性微寒,能疏散风热,宣肺化痰止咳。治外感风热,身热头痛,咳嗽痰多,常与桑叶、牛蒡子、桔梗等同用;若配辛温发散,宣肺之品如荆芥、紫苏等同用,也可治风寒咳嗽,如杏苏散(《温病条辨》)。 【用法用量】煎服,3~10g。 【鉴别用药】白前与前胡均能降气化痰,治疗肺气上逆,咳喘痰多,常相须为用。但白前性温,祛痰作用较强,多用于内伤寒痰咳喘;前胡性偏微寒,兼能疏散风热,多用于外感风热或痰热咳喘。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香豆素类成分:白花前胡甲素、乙素、丙素、丁素等。还含皂苷类与挥发油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白花前胡甲素(C21H22O7)不得少于0.90%,含白花前胡乙素(C24H26O7)不得少于0.24%。 2.药理作用 本品煎剂可显著增加呼吸道黏液分泌,且持续时间较长,显示有祛痰作用。并能平喘,镇咳,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收缩力,抗心衰,降血压;还有抗菌、抗炎、镇静、解痉、抗过敏、抗溃疡等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