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草药汇编》:七叶莲图片 拼音Qí Yè Lián 别名七叶藤、七加皮、汉桃叶、狗脚蹄 来源为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鹅掌藤Scheffleva arboricola Hayata 和密脉鹅掌柴S.venulosa (Wight et Arn.)Harms,以茎及叶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备用。 原形态1.鹅掌藤:常绿蔓性灌木,高达3米。茎圆筒形,有细纵条纹。叶互生,掌状复叶,有长柄,柄基部扩大,小叶通常7片,故称“七叶莲”,革质,长椭圆形,长9-16厘米,宽2.5-4厘米,两端钝,全缘,叶面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网脉明显。春季开绿白色小花,伞形花序集成总状花序状,顶生。花萼、花瓣、雄蕊常5-6;子房下位,6室,核果球形,橙黄色。生于沟谷常绿阔叶林中。分布于江西及东南部各省。 2.密脉鹅掌柴:与上种相似,但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叶片较宽,通常椭圆形或椭圆卵形。花成圆锥花序,果卵圆形。分布于云南西部和南部。 化学成分鹅掌藤的嫩枝含有挥发油,含量0.1~0.2%。 性味苦、甘,温。 功能主治止痛散瘀,消肿。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叶: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茎、叶均为2-6钱;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复方各种疼痛:七叶莲3钱。水煎服。 备注以七叶莲为名的,除本品外,尚有木通科植物木通七叶莲,也作七叶莲入药,形态描述与功效参阅木通七叶莲项下。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七叶莲拼音Qí Yè Lián 别名小叶鸭脚木、汉桃叶(《广西中草药》),手树、七加皮、七叶蘑(《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七叶烂(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鹅掌藤的根或茎叶。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常绿藤状灌木,全株有香气。茎绿色,有细纵纹,光滑无毛。掌状复叶,互生;小叶通常7枚,总柄长7~9厘米;托叶在叶柄基部与叶柄合生,显着;小叶片长卵圆形,长9~16厘米,宽2.5~4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圆形,全缘,革质,上面绿色,光泽,下面淡绿色,网脉明显;小叶柄长1~3厘米,中间的最长。伞形花序,集合成圆锥花丛,顶生;花青白色,花萼5齿裂;花瓣5片,分离,卵形;雄蕊5。浆果球形,成熟时黄红色。花期春夏。 生境分部生于山谷或阴湿的疏林中。分布贵州、广东、广西、浙江、台湾等地。 性味微苦,温。 ①《广西中草药》:"性温,味辛。"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甘,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治风湿痹痛,胃痛,跌打骨折,外伤出血。 《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行气止痛,活血消肿,壮筋骨。治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胃痛,骨折,扭挫伤,腰腿痛,瘫痪。" 用法用量内服:煎扬,3~5钱。外用:捣烂敷患处。 注意孕妇慎用。 复方①治风湿关节痛:七叶莲、红龙船花叶、大风艾各适量。共捣烂,用酒炒热后,敷患处,用布包扎。(《广西中草药》) ②治跌打损伤:七叶莲、酒糟各适量。共捣烂,用芭蕉叶包好煨暖,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③治外伤出血:七叶莲适量。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止痛 对于各种类型的疼痛,如尿路结石感染、胆道结石感染、骨折、溃疡病、肠蛔虫病、胰腺炎、风湿痛、各种癌肿及手术后的疼痛等,均有一定的镇痛效果。㈠肌肉注射:取干品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6克,肌肉注射,成人每次2毫升,2岁以上每次1毫升,2岁以下每次0.5毫升,必要时重复注射。观察66例,结果疼痛消失25例,明显减轩23例,缓解12例。起效时间最短10分钟,绝大部分在半小时内。无明显副作用。㈡穴位注射:以每毫升含生药1克的注射液,于中脘穴作穴位注射,治疗消化道疼痛96例。治后疼痛消失者72例,显效14例,好转7例,无效2例。起效时间最短3分钟,最长35分钟,平均13分钟。有谓七叶烂根穴位注射的止痛效果胜于阿托品,且不会产生象阿托品那样的副作用。㈢口服煎剂:每天用本品根、茎、叶干品0.5~1两,水煎,分两次服。 此外,对神经性疼痛,取七叶莲全草煎剂行离子进入疗法,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30分钟。观察16例,痊愈(疼痛完全消失)10例,好转(疼痛减轻或次数减少)5例。一般治疗2~3次即显疗效,疼痛次数减少或减轻。 ②麻醉 以每毫升含生药2克的注射液作耳穴注射麻醉,用于口腔科拔牙、颌骨囊肿切除术、颌骨骨折复位等112例,麻醉效果满意或较好者达89.4%。 备注云南地区所用的七叶莲为密脉鹅掌柴的全株,功效相同。其原植物为常绿小乔木,高5~7米。掌状复叶,小叶5~7片,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4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全缘,小叶柄长2~4厘米。圆锥花序长约16厘米;花白色,芳香,花梗明显。浆果球形,成熟时暗紫色。 摘录《中药大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