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蜕

2021-12-27 17:07| 发布者: 橘井泉香| 查看: 350| 评论: 0

摘要: 《中国药典》:蛇蜕拼音Shé Tuì英文名PERIOSTRACUM SERPENTIS别名蛇皮、蛇退、长虫皮、龙衣、蛇壳来源本品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 Cope 、锦蛇Elaphe carinata (Guenther)或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 ...

《中国药典》:蛇蜕

拼音Shé Tuì

英文名PERIOSTRACUM SERPENTIS

别名蛇皮、蛇退、长虫皮、龙衣、蛇壳

来源本品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 Cope 、锦蛇Elaphe carinata (Guenther)或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 (Cantor)等蜕下的干燥表皮膜。春末夏初或冬初采集,除去泥沙,干燥。

性状本品呈圆筒形,多压扁而皱缩,完整者形似蛇,长可达1m以上。背部银灰色或淡灰棕色,有光泽,鳞迹菱形或椭圆形,衔接处呈白色,略抽皱或凹下;腹部乳白色或略显黄色,鳞迹长方形,呈覆瓦状排列。体轻,质微韧,手捏有润滑感和弹性,轻轻搓揉,沙沙作响。气微腥,味淡或微咸。

炮制蛇蜕:除去杂质,切段。

酒蛇蜕:取蛇蜕段,照酒炙法(附录Ⅱ D)炒干。每100kg蛇蜕 ,用黄酒15kg。

性味咸、甘,平。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定惊,解毒,退翳。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翳障,喉痹,疔肿,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2~3g;研末吞服0.3~0.6g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蛇蜕

拼音Shé Tuì

别名龙子衣、蛇符、龙子单衣、弓皮(《本经》),龙皮、龙单衣、蛇筋、蛇附(《吴普本草》),蛇皮(《雷公炮炙论》),龙子皮(《别录》),蛇蜕皮(《药性论》),蛇壳、蛇退(《纲目》),龙衣(《分类草药性》),青龙衣(《浙江中药手册》),长虫皮(《河南中药手册》),白龙衣(《山西中药志》)。

出处《本经》

来源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锦蛇、乌梢蛇、赤链蛇等多种蛇蜕下的皮膜。全年皆可收集,但以3~4月间为最多。取得后抖去泥沙,晒干或晾干。

原形态①黑眉锦蛇,详"黄颔蛇"条。

②锦蛇

全长可达1.8米。头部比颈部稍大。吻鳞宽大于高,从背面可以看到。鼻间鳞长宽略相等。前额鳞宽大于长,两鳞间的缝合线比鼻间鳞长。额鳞前方稍宽于后方。颅顶鳞宽大。前鼻鳞狭长,后鼻鳞宽广,鼻孔大,位于2鼻鳞之间而稍向后。眼前鳞2片,有时3片,极少为1片。眼后鳞2片。前颞鳞2片,狭长;偶有3片者。后颞鳞3片,短而宽。上唇鳞8片,第4、5两片入眼;第7片最大。颊鳞1片,偶有2片者。下唇鳞10片。前5片与前颏鳞相接。前颏鳞比后颏鳞大。体鳞23~23~19行,除最外1、2行鳞列光滑外,余都起棱。腹鳞215~226片,肛鳞2裂,尾下鳞84~101对。体背面及头部的鳞片四周黑色,中央黄色,体之前半部有30条左右较明显的黄色横斜斑纹,至体后半部消失,只在鳞片中央有黄斑。腹面黄色,有黑色斑纹。

栖于高山及平原地区。性活拨,动作迅速。以其他蛇类为食,甚至吃自己的小蛇。亦食鸟类的蛋及鼠类。有奇臭,无毒。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江西、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③乌梢蛇,详"乌蛇"条。

④赤链蛇,详"赤链蛇"条。

生境分部主产浙江、广西、四川、江苏、福建、安徽、陕西、云南等地。

性状干燥的蜕皮为圆筒形的半透明皮膜,常压扁或稍皱缩,或有碎断。完整者长达1米以上。背侧银灰色,有光泽具菱形或椭圆形的半透明鳞片。腹部乳白色或略显黄色,鳞片呈长方形,作覆瓦状排列。质轻柔,易破碎,抚之有滑润感。气微腥,味淡或微咸。以色白、皮细、条长、粗大、整齐不碎、无泥沙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分蛇蜕含骨胶原。

炮制用甘草水洗过,晒干,再用黄酒喷匀,置锅内微炒至黄色。(每蛇蜕100斤,用酒5斤)

①《本经》:"火熬之良。"

②《雷公炮炙论》:"凡欲使,先于屋下以地掘一坑可深一尺二寸,安蛇皮于中一宿,至卯时出,用醋浸一时,于火上炙干用之。"

③《纲目》:"今人用蛇蜕,先以皂荚水洗净,缠竹上,或酒、或醋、或蜜浸,炙黄用。或烧存性,或盐泥固煅,各随方法。"

性味甘咸,平,有毒。

①《本经》:"味威,平。"

②《别录》:"甘,无毒。"

③《药性论》:"有毒。"

归经①《本草经疏》:"入肝。"

②《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功能主治祛风,定惊,退翳,消肿,杀虫。治小儿惊痫,喉风口疮,木舌重舌,目翳内障,疔疮,痈肿,瘰疬,腮腺炎,痔漏,疥癣。

①《本经》:"主小儿惊痫瘈疭,癫疾,寒热,肠痔,虫毒蛇痫。"

②《别录》:"主弄舌摇头,大人五邪言语僻越,恶疮,呕咳,明目。"

③《药性论》:"治喉痹。"

④《日华子本草》:"止呕逆。治小儿惊悸客忤,催生,疬疡,白癜风。"

⑤《用药心法》:"去翳膜。"

⑥《纲目》:"祛风,杀虫。烧末服,治妇人吹奶,大人喉风,退目翳,消木舌,敷小儿重舌,重腭,唇紧,解颅,面疮,月蚀,天泡疮,大人疔肿,漏疮肿毒,煮汤洗诸恶虫伤。"

⑦《医林纂要》:"缓肝保心,去毒热,除风湿。"

⑧《分类草药性》:"治眼胀头风,煅研涂疮,汤火伤,收湿疮干水,治疮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研末为散。外用:煎汤洗涤或研末调敷。

注意孕妇忌服。

①《药对》:"畏慈石。"

②《纲目》:"孕妇忌用。"

③《本草经疏》:"小儿惊痫癫疾,非外邪客忤而由肝心虚者不效。"

复方①治小儿风痫惊热:蛇蜕皮三寸(炙),细辛(去苗叶,锉)、钩藤(锉)、黄芪(锉)、甘草(炙)各半两,大黄(蒸三度,锉,焙)一两,蚱蝉四枚(炙,去翅、头、足)。上粗捣筛。每服一钱匕,水八分,煎至四分,去渣,入牛黄少许搅匀,食后温服。(《圣济总录》蛇蜕汤)

②治缠喉风,咽中如束,气不通:蛇蜕(炙黄)、当归等分。为末,温酒调一钱匕,得吐愈。(《医准》)

③治小儿喉痹肿痛:蛇蜕烧末,乳汁服一钱匕。(《食医心镜》)

④治小儿吐血并重舌:烧蛇蜕皮末,以乳服之。(《千金方》)

⑤治小儿重腭重断肿痛,口中涎出:蛇蜕皮烧灰,研令细,以少许傅之。(《圣惠方》)

⑥治小儿口疮:蛇蜕,水渍令湿软,拭口内疮。(《圣济总录》)

⑦治白内障:蛇蜕一个,冰片二分,银朱一分。先将蛇蜕烧存性,后和其他药物共研细末。每日三次,每次放眼内少许。(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⑧治痘毒目翳:蛇蜕二钱(为末),瓜蒌仁五钱(研烂)。上用羊肝一片批开,入药末二钱,线扎紧,用米泔煮熟,频与儿食。(《小儿痘疹方论》蛇蜕散)

⑨治斑疹入眼,翳膜侵睛成珠子:马勃一两,皂荚子二七个,蛇退皮(全者)一条。上入小罐子内,封泥烧,不得出烟,存性,研为末。温水调下一钱,食后。(《小儿斑疹备急方论》蛇蜕散)

⑩治痈疽结鞕未成脓:蛇蜕烧灰细研,以醋调涂肿上,干即易。亦可只以蛇皮贴之。(《圣济总录》)

⑾治儿吹著奶疼肿:蛇蜕一尺七寸,烧令黑,细研,以好酒一盏,微温顿服,未甚效更服。(《产乳集验方》)

⑿治疔疮:㈠蛇蜕皮如鸡子大,以水四升,煮三、四沸,去渣,顿服。㈡烧蛇蜕皮灰,以鸡子清和涂之。(《千金方》)

⒀治疔肿:蛇蜕皮一两半(白者),露蜂房半两,乱发一团如鸡子大(童子者妙)。上三味,锉碎于熨斗内烧灰,细研为散。每服二钱匕,空心米饮调下,盖覆出汗,更服。(《圣济总录》蛇蜕散)

⒁治瘰疬溃后:蜜蜂二十一个,蛇蜕七分半,蜈蚣二条(端午前收者佳)。上用香油四两,将前三味入油,用文武火煠枯,捞去渣,入定粉二两,用如箸粗桑枝七条,急搅候冷,出火气七日夜,方用纸摊贴患处。(《医宗金鉴》蛇蜕膏)

⒂治中耳炎:蛇蜕97%,小蜘蛛2%,冰片1%。共研细粉,瓶贮。先将耳内脓液洗净,吹入药粉,每日一次。(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⒃治乳房肿胀、疼痛:蛇蜕、鹿角、露蜂房各三钱。共烧存性研细末。黄酒冲服。每日服二次,每次一钱。(《吉林中草药》)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蛇见怕下一篇:蛇藤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