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仲 Dùzhòng(《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树皮。主产于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北。4~6月剥取,刮去粗皮,堆置“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晒干。本品气微,味稍苦。以皮厚、块大、去净粗皮、断面丝多、内表面暗紫色者为佳。生用或盐水炙用。 【药性】甘,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应用】 1.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 本品甘温,入肝肾经,以补肝肾、强筋骨见长,治肾虚腰痛有标本兼治之功,常与胡桃肉、补骨脂等配伍,如青娥丸(《和剂局方》);治风湿腰痛冷重,与独活、桑寄生、细辛等同用,如独活寄生汤(《千金要方》);治外伤腰痛,可与川芎、桂心、丹参等同用;治疗妇女经期腰痛,可与当归、川芎、芍药等配伍;治疗肾虚阳痿,精冷不固,小便频数,可与鹿茸、山茱萸、菟丝子等配伍。治疗肝肾不足,头晕目眩,可与牛膝、枸杞子、女贞子等药同用。 2.肝肾亏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本品补肝肾、固冲任而安胎,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胎漏下血,或滑胎,单用或与续断、桑寄生、山药等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6~10g。 【使用注意】炒用破坏其胶质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故比生用效果好。本品为温补之品,阴虚火旺者慎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木脂素类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杜仲树脂醇双吡喃葡萄糖苷,杜仲树脂醇双吡喃葡萄糖苷甲醚,橄榄树脂素等;环烯醚萜类成分:京尼平,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桃叶珊瑚苷,筋骨草苷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松脂醇二葡萄糖苷(C32H42O16)不得少于0.10%。 2.药理作用 杜仲能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及向成骨细胞分化,利于骨折愈合,对去卵巢大鼠的骨质疏松症有预防或延缓发生的作用;生、炒杜仲及其醇沉物对小鼠均有明显的镇静及镇痛作用;杜仲水提取物能提高肾阳虚小鼠肛温、游泳时间、自主活动、睾丸和精囊腺指数等;水煎剂及醇提物均具有降压作用。此外,杜仲还具有保肝、延缓衰老、抗应激、抗肿瘤、抗病毒、抗紫外线损伤等作用。 附药:杜仲叶 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叶。性味微辛,温;归肝、肾经。功能补肝肾,强筋骨。适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痿软。煎服,10~15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