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老年期抑郁症

2025-1-10 16:12|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254| 评论: 0

摘要: 老年期抑郁症 老年期抑郁症(depression in the elderly)是指发病于60岁以后,因持久心境障碍所致的异常情绪状态和精神障碍,是一种功能性精神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情绪低落、孤独感、自卑感、焦虑、认知功能障碍 ...


(5)心脾两虚证

症状:多思善疑,多愁善感,情绪抑郁,头晕神疲,嗜卧,寡言少语,心悸气短,善恐易惊,胆小怕事,失眠健忘,纳差便溏,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证候分析:长期忧愁思虑,损伤心脾,心神失养,则多思善疑,多愁善感,情绪抑郁,寡言少语,心悸,失眠健忘;心胆气虚,则善恐易惊;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则头晕神疲,气短嗜卧,面色不华;脾失健运,故纳差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均为心脾两虚之征。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黄芪、当归、龙眼肉益气健脾生血;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木香、神曲理气醒脾;合欢花、郁金开郁安神。

心胸郁闷,情志不舒,叹息频频者,加郁金、佛手、香附、枳壳理气开郁;头痛者,加川芎、白蒺藜活血祛风止痛;多梦易惊,心神不宁,加夜交藤、珍珠母、生龙骨安神定志。

(6)心肾阴虚证

症状: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酸或痛,头晕耳鸣,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证候分析:老年素体阴虚或郁久化火,损伤心肾之阴,心失所养,心神不宁,则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肾阴虚,腰膝清窍失养,则腰酸或痛,头晕耳鸣;虚火内扰,故虚烦不宁,潮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为阴虚有热之象。

治法:滋养心肾。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常用药:地黄、怀山药、山茱萸、天冬、麦冬、玄参滋阴补肾;西洋参、茯苓、五味子、当归益气养血;柏子仁、酸枣仁、远志、丹参养心安神;丹皮凉血清热。

心阴亏虚,心火偏旺,酌加黄连、莲子心清心泻火;心肾不交而见心烦失眠者,可合交泰丸交通心肾;肝肾阴虚,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眩晕耳鸣,双目干涩,或头痛且胀,面红目赤,或肢体麻木,舌干红,脉弦细或数,用一贯煎合滋水清肝饮加减滋阴潜阳。

(7)脾肾阳虚证

症状:忧郁不畅,精神萎靡,情绪低沉,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反应迟钝,嗜卧少动,心烦惊恐,心悸,夜寐早醒,面色白,畏寒肢冷,性欲下降,小便不利。舌质胖淡,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

证候分析:脾肾两脏阳气虚衰,温煦、运化作用减弱则气血津液生化乏源,终致心失所养,肝失疏泄,则忧郁不畅,精神萎靡,情绪低沉,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阳气虚,阴寒内盛,则畏寒肢冷,小腹冷痛,面色白;肾阳虚,则性欲下降,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为阳虚之征象。

治法:温阳通脉,解郁安神。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合四逆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人参、白术益气健脾;柴胡、升麻升阳举陷;当归养血和营;附子、干姜温肾壮阳;甘草和中缓急。

腹中冷、小便清长者,加肉桂、小茴香引火归元;噩梦连连或夜卧不能安者,加生龙骨、生牡蛎潜阳安神;口干、咽喉疼痛者,加木蝴蝶、黄柏、砂仁交通心肾。

 

【西医治疗】

1.心理治疗 主要采取支持性的心理治疗,即通过建议、劝告和鼓励等方式对心理严重受损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由于老年抑郁症患者理解能力降低,语言交流可能受到限制,因此医护人员与患者通过身体动作、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方式交流信息、进行沟通的非语言支持对于改善患者无力感和自卑感有一定效果。目前认知行为疗法(CBT)应用较为广泛,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抑郁症的复发几率,与药物联合治疗,更为安全、有效、持久。

2.药物治疗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SSRI)、选择性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等广泛用于老年抑郁症。用药原则为:起始剂量小;加药速度慢;治疗剂量少;应选择不影响心血管系统、肝肾功能和易导致代谢综合征的药物;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出现影响疗效、加重药物不良反应的现象。

 

【综合治疗】

1.康复治疗 老年抑郁症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所以康复目标首先是预防复发,同时促进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①家庭康复:指家庭成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生活照顾和监护等。加强亲情关系和感情交流,活跃生活气息,预防患者消极、孤独情绪,指导患者自我心理调适。②社区康复:与家庭康复方法基本相同,要根据老年抑郁症的特点进行。③中医康复:气功、导引、吐纳是我国古老的养生祛病方法,情志精神方面的导引也是重要方面,可通过一些吐纳动作,消除不良情绪,维护身心健康。

2.针灸治疗 ①针刺治疗:以百会、安眠、内关、合谷、太冲、神门为主穴。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②电针结合耳穴治疗:针灸取百会、印堂、合谷、太冲、太溪、三阴交。常规进针后行平补平泻法,百会、印堂,针刺后连接电针,低频连续波,留针30min,每隔10min行针1次。耳穴选神门、心、皮质下、交感、肾等,每次选12~3个穴位,以王不留行籽贴压后每穴重压1min。每周治疗2次,10次为1个疗程。

3.食疗调养 饮食宜清淡,进食营养丰富、高热量、高纤维、易消化的饮食,忌辛辣、肥甘、过酸、过咸。①玫瑰花10g,代茶冲饮,适用于肝气郁结者;②百合20g,莲子10g,龙眼肉10g,水煎代茶,适用于心肾阴虚者;③鳖1只,煮熟去壳,加油、盐炖烂,未发作时汤肉1次食完,7天为1疗程,适于心脾两虚者。

 

【临证备要】

1.重视精神治疗 本病主要由精神因素所引起,因此精神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载:“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努力解除致病原因,使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疾病,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对促进疾病的好转乃至痊愈都甚有裨益。

2.用药不宜峻猛 郁证一般病程较长,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用药,因此,用药不宜峻猛,以免损伤正气,加重或妨碍疾病恢复。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郁》华岫云按语指出,治疗郁证“不重在攻补,而在乎用苦泄热而不损胃,用辛理气而不破气,用滑润濡燥涩而不滋腻气机,用宣通而不揠苗助长”。故实证治疗应注意理气而不耗气,活血而不破血,清热而不败胃,祛痰而不伤正;虚证治疗应注意补益心脾而不过燥,滋养肝肾而不过腻。

 

【预防调护】

提高老年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时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变化,适应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变化,对预防本病有重要意义。保持乐观的情绪,正确对待各种事物,避免忧思郁虑,是防治郁病的重要措施。对郁病患者,应作好精神心理治疗工作,使其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并解除情志致病的原因,以促进郁病的完全治愈。

 

【名医验案】

龚某,女,84岁,干部,孀居,1997815日就诊。患者早年生活经历曲折,“文革”期间备受折磨,近年来常感心烦急躁,焦虑不安,往事常常充斥心中,精神紧张,夜不能寐,头晕耳鸣,血压不稳,记忆力减退,口苦咽干,二便尚调,舌质红,苔心黄燥,脉弦细。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陈旧性肺结核、慢性胃炎、肾囊肿、甲状腺增生性结节等。神经内科诊断为老年性抑郁症,予安定、谷维素、海洛神等治疗。李老辨证属心肝火旺、肝阳上亢之证。

处方:菊花10g,川芎10g,天麻15g,首乌藤20g,茯苓20g,知母10g,石斛10g,酸枣仁20g,石菖蒲10g,当归尾10g,枸杞子10g,五味子5g

7剂后症状减轻,原方加减续服1个月余,症状大减而停药。以后每遇精神不适即来求诊,均以清心平肝为法,每服每效。

按语:本例患者基础疾病众多,病程长,旧病伤及肝肾之阴,造成阴虚阳亢的病理基础,加之情绪因素的诱发,导致心肝火旺、肝阳上亢。心火旺可见心烦,焦虑,不寐;阴虚火旺则口苦咽干;肝风上扰则头晕耳鸣;舌质红,苔心黄燥,脉弦细是为佐证。治疗中取菊花、天麻清热平肝;茯苓、石菖蒲安神开窍;首乌藤、石斛、枸杞子、当归尾补益肝肾阴血;五味子、酸枣仁、川芎、茯苓、知母即酸枣仁汤,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张剑.李仁辅治疗老年抑郁症经验.中医杂志,200041(4):208209)   (《中医老年病学》)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分类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