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

2020-4-14 14:28|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12| 评论: 0

摘要: 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 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各种滑脱病证的药物,称为收涩药,又称固涩药。 本类药物味多酸涩,性温或平,主入肺、脾、肾、大肠经。具有收敛固涩之功,以敛耗散、固滑脱,即陈藏器所谓“ ...

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


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各种滑脱病证的药物,称为收涩药,又称固涩药。

本类药物味多酸涩,性温或平,主入肺、脾、肾、大肠经。具有收敛固涩之功,以敛耗散、固滑脱,即陈藏器所谓“涩可固脱”,李时珍所谓“脱则故而不收,故用酸涩药,以敛其耗散”之意。本类药物分别具有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收敛止血、收涩止带等作用。

收涩药主要用于久病体虚、正气不固、脏腑功能衰退所致的自汗、盗汗、久咳虚喘、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不止、带下不止等滑脱不禁的病证。

滑脱病证的根本原因是正气虚弱,故应用收涩药治疗乃属于治病之标,因此临床应用本类药时,须与相应的补益药配伍,以标本兼顾。如治气虚自汗、阴虚盗汗者,则分别配伍补气药、补阴药;脾肾阳虚之久泻不止者,应配伍温补脾肾药;肾虚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者,当配伍补肾药;冲任不固,崩漏不止者,当配伍补肝肾、固冲任药;肺肾虚损,久咳虚喘者,宜配伍补肺益肾、纳气平喘药等。总之,应根据具体证候,寻求根本,适当配伍,标本兼治,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收涩药性涩敛邪,故凡表邪未解,湿热所致之泻痢、带下,血热出血,以及郁热未清者,均不宜用,误用有“闭门留寇”之弊。但某些收涩药除收涩作用之外,兼有清湿热、解毒等功效,则又当分别对待。

收涩药根据其药性及临床应用的不同,可分为固表止汗药、敛肺涩肠药、固精缩尿止带药三类。但某些药物具有多种功用,临床应用应全面考虑。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类药物多含大量鞣质,与黏膜、创面、溃疡面接触后,可产生收敛作用;通过收敛作用,可进一步产生促进局部止血、保护肠黏膜而止泻等作用。此外,尚有抑菌、消炎、防腐、吸收肠内有毒物质等作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鳖甲下一篇:第一节 固表止汗药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