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 硝 Mángxiāo(《名医别录》) 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主产于沿海各产盐区及四川、内蒙古、新疆等内陆盐湖。将天然芒硝(朴硝)用热水溶解,滤过,放冷析出结晶,通称“皮硝”。取适量鲜萝卜,洗净,切成片,置锅中,加适量水煮透,捞出萝卜,再投入适量天然芒硝共煮,至全部溶化,取出过滤或澄清以后取上清液,放冷,待结晶大部分析出,取出置避风处适当干燥,即为芒硝,其结晶母液经浓缩后可续续析出结晶,直至不再析出结晶为止。芒硝经风化失去结晶水而成白色粉末称玄明粉(元明粉)。本品味咸、微苦。以类白色、透明、呈结晶块状者为佳。 【药性】咸、苦,寒。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效】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 【应用】 1.实热积滞,腹满胀痛,大便燥结 本品能泻下攻积,且性寒能清热,味咸润燥软坚,对实热积滞,腹满胀痛,大便燥结者尤为适宜,常与大黄相须为用,以增强泻下通便作用,如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伤寒论》)。 2.肠痈腹痛 本品泻下通便,清火消肿,治疗肠痈腹痛,可与大黄、牡丹皮、桃仁等同用,如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肠痈初起,也可与大黄、大蒜同用,捣烂外敷。 3.乳痈,痔疮肿痛,咽痛口疮,目赤肿痛 本品外用有清火消肿作用。治乳痈初起,可用本品化水或用纱布包裹外敷;治痔疮肿痛,可单用本品煎汤外洗;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可与硼砂、冰片、朱砂等同用,如冰硼散(《外科正宗》),或以芒硝置西瓜中制成的西瓜霜外用;治目赤肿痛,可用芒硝置豆腐上化水或用玄明粉配制眼药水,外用滴眼。 【用法用量】6~12g,一般不入煎剂,待汤剂煎好后,溶入汤液中服用。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哺乳期慎用;不宜与硫黄、三棱同用。 【鉴别用药】芒硝、大黄均为泻下药,常相须为用,治疗肠燥便秘。然大黄味苦泻下力强,有荡涤肠胃之功,为治热结便秘之主药;芒硝味咸,可软坚泻下,善除燥屎坚结。芒硝又清火消肿,但多外用,治疮痈肿痛。大黄苦寒沉降,又泻火凉血解毒,清利湿热,治疗热毒证、出血证及湿热内蕴等证;且可活血通经,治血瘀诸证。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硫酸钠(Na2SO4)。还含有少量氯化钠、硫酸镁、硫酸钙等无机盐。《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硫酸钠(Na2SO4)不得少于99.0%。 2.药理作用 芒硝所含的主要成分硫酸钠,其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肠壁吸收,存留肠内形成高渗溶液,阻止肠内水分的吸收,使肠内容积增大,引起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而致泻。 【其他】古代本草将形如圭角(有棱角锋芒者)而明净的芒硝结晶称为牙硝或马牙硝。“十九畏”中牙硝畏三棱,故芒硝不宜与三棱同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