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奇经八脉·任脉(共24穴之后9穴)(16) 中庭 Zhōngtíng[定位]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5肋间,即胸剑结合部。 [解剖] 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 胸腹胀满,噎嗝,呕吐,心痛,梅核气。 [配伍] 配俞府、意舍治呕吐。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17) 膻中 Dànzhōng[定位]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解剖] 在胸骨体上;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 咳嗽,气喘,咯唾脓血,胸痹心痛,心悸,心烦,产妇少乳,噎嗝,膨胀。 [配伍] 配曲池、合谷(泻法)治急性乳腺炎;配内关、三阴交、巨阙、心平、足三里治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配中脘、气海治呕吐反胃;配天突治哮喘;配乳根、合谷、三阴交、少泽、灸膻中治产后缺乳;配肺俞、丰隆、内关治咳嗽痰喘;配厥阴俞、内关治心悸、心烦、心痛。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附注] 心包经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18) 玉堂 Yùtáng[定位]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3肋间。 [解剖] 在胸骨体中点;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三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 膺胸疼痛,咳嗽,气短,喘息,喉痹咽肿,呕吐寒痰,两乳肿痛。 [配伍] 玉堂透膻中、内关、胸夹脊(T1~5)治疗胸痹。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19) 紫宫 Zǐgōng[定位]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2肋间。 [解剖] 在胸骨体上;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二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 咳嗽,气喘,胸胁支满,胸痛,喉痹,吐血,呕吐,饮食不下。 [配伍] 配玉堂、太溪治呃逆上气、心烦。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20) 华盖 Huágài[定位]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1肋间。 [解剖] 在胸骨角上;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胁肋痛,喉痹,咽肿。 [配伍] 配气户治胁肋疼痛。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21) 璇玑 Xuánjī[定位]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天突下1寸。 [解剖] 在胸骨柄上;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主治] 咳嗽,气喘,胸满痛,喉痹咽肿,胃中有积。 [配伍] 配鸠尾治喉痹咽肿。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22) 天突 Tiāntū[定位]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解剖] 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深层左右为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皮下有颈静脉弓、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深部为气管,再向下,在胸骨柄后方为无名静脉及主动脉弓;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主治] 咳嗽,哮喘,胸中气逆,咯唾脓血,咽喉肿痛,舌下急,暴喑,瘿气,噎嗝,梅核气。 [配伍] 配定喘穴、鱼际治哮喘、咳嗽;配膻中、列缺治外感咳嗽;配内关、中脘治呃逆;配廉泉、涌泉治暴喑;配丰隆治梅核气;配少商、天容治咽喉肿痛;配气舍、合谷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刺灸法] 先直刺0.2~0.3寸,然后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向下刺入0.5~1寸;可灸。 [附注] 阴维、任脉之会。 [注意] 本穴针刺不能过深,也不宜向左右刺,以防刺伤锁骨下动脉及肺尖。如刺中气管壁,针下有硬而轻度弹性的感觉,病人出现喉痒欲咳等现象;若刺破气管壁,可引起剧烈的咳嗽及血痰等现象。如刺中无名静脉或主动脉弓时,针下可有柔软而有弹力的阻力或病人有疼痛感觉,应即退针。 (23) 廉泉 Liánquán[定位]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解剖] 在甲状软骨和舌骨之间,深部为会厌,下方为喉门,有甲状舌骨肌、舌肌;有颈前浅静脉,甲状腺上动、静脉;布有颈皮神经,深层有舌下神经分支。 [主治] 舌下肿痛,舌根急缩,舌纵涎出,舌强,中风失语,舌干口燥,口舌生疮,暴喑,喉痹,聋哑,咳嗽,哮喘,消渴,食不下。 [配伍] 配金津、玉液、天突、少商治舌强不语、舌下肿痛、舌缓流涎、暴喑。 [刺灸法] 直刺0.5~0.8寸,不留针;可灸。 [附注] 阴维、任脉之会。 (24) 承浆 Chéngjiāng[定位] 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解剖] 在口轮匝肌和颏肌之间;有下唇动、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及颏神经分支。 [主治] 口眼喎斜,唇紧,面肿,齿痛,齿衄,龈肿,流涎,口舌生疮,暴喑不言,消渴嗜饮,小便不禁,癫痫。 [配伍] 配委中治衄血不止;配风府治头项强痛、牙痛。 [刺灸法] 斜刺0.3~0.5寸;可灸。 [附注] 足阳明、任脉之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