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疾病●大疱性鼓膜炎

2020-6-16 10:15|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515| 评论: 0|来自: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摘要: 本病为病毒感染引起的外耳道深部皮肤及鼓膜表层之急性炎症,常在流感流行后多发,主要侵犯儿童及30岁以下成人,单耳发病者居多数,亦可累及双耳。【诊断】1.发病突然。多为耳深部较重的持续性刺痛,放射至同侧头部 ...

本病为病毒感染引起的外耳道深部皮肤及鼓膜表层之急性炎症,常在流感流行后多发,主要侵犯儿童及30岁以下成人,单耳发病者居多数,亦可累及双耳。

【诊断】

1.发病突然。多为耳深部较重的持续性刺痛,放射至同侧头部。听力障碍轻微。疱疹破后有血性或浆液性液体流出,但耳痛并不立即消失。少数病例伴有眩晕。全身症状不重。

2.病变局限在鼓膜表面及外耳道近鼓膜处之皮肤,其先后特征为:

(1)外耳道深部及鼓膜松弛部红肿,鼓膜可膨出。

(2)鼓膜表层疱疹形成,其形状、大小、数目及颜色极不一致。浆液聚积为主者呈灰白色或淡黄色,新鲜出血者为红色,陈旧出血者呈暗蓝或紫色。

(3)疱疹多位于鼓膜后上部邻近外耳道壁处,重者累及整个鼓膜及外耳道深部后上壁。

(4)疱疹破后形成表浅溃疡并渗血,创面暗红色,1~2日后血痂形成迅速愈合而不留痕迹。

(5)疱疹不破裂者,3~4日可自行吸收形成血痂,个别病例迁延1个月才完全消失。

3.需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穿孔前的急性鼓膜炎及颈静脉球体瘤鉴别。前者无外耳道病变,鼓膜无血疱,呈传导性耳聋;后者无急性耳痛,进行性听力下降,X线显示颞骨有吸收。

【治疗】

1.耳痛重者给予止痛剂。全身用抗菌素及清洁外耳道防止继发感染。

2.用0.25%金霉素甘油或2.5%氯霉素甘油滴耳。瘤疹破裂后可用4%硼酸酒精清洁外耳道。

3.较大血疱或过久不吸收者,可用长针头或鼓膜刀挑破,但勿穿通鼓膜。

本病预后良好,很少有后遗症。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