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敷疗法|中暑 水肿 高血压 头痛

2021-5-7 21:40| 发布者: 国医正宗| 查看: 302| 评论: 0

摘要: 外敷疗法·中暑 穴位:气海 操作方法:大田螺3枚、青盐2克,同捣烂,敷于肚脐下气海穴。 外敷疗法·水肿 穴位:涌泉 操作方法:蓖麻仁10粒、蒜1个,同捣烂,贴于两足涌泉穴,包扎固定。每天1次,每次8小时,7次 ...

外敷疗法·中暑

    穴位:气海

    操作方法:大田螺3枚、青盐2克,同捣烂,敷于肚脐下气海穴。

 

外敷疗法·水肿

    穴位:涌泉

    操作方法:蓖麻仁10粒、蒜1个,同捣烂,贴于两足涌泉穴,包扎固定。每天1次,每次8小时,7次为1疗程。本方适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而体质较佳的患者。

 

外敷疗法·高血压

    穴位:涌泉穴(双)

操作方法:吴茱萸20-30克研细末,用醋调敷两足心涌泉穴。临睡时敷上,用纱布固定,次日起床时去掉,每天1次。

 

外敷疗法·头痛

    方法一

    穴位:太阳穴(双)

    操作方法:将白附子3克、川芎3克,研细末,再将葱白一段捣成泥状,加入药末中调匀,摊在纸上,贴于两太阳穴,1小时后可止痛。每天1-2次。

    方法二

    穴位:太阳穴(双)

    操作方法:取川芎3克、白芷3克,研细木,和大葱共捣烂为泥,敷两太阳穴。每天l-2次。

    方法三

    穴位:太阳穴(双)

    操作方法:生川乌20克、南星20克,研细末,用鲜大葱汁或鲜姜汁调成糊状,敷太阳穴。每天2次。

    方法四

    穴位:囟会

    操作方法:胡椒20克、艾叶20克,研细末,用鸡蛋清调为糊状,敷囟会穴。每天1-2次。

    方法五

    取位:头痛部位

    操作方法:用荜拨3克、细辛6克、干姜10克,研细末,用酒调为糊状,敷于头部痛处。本方宜于虚寒性头痛。

    方法六

    取位:前额

    操作方法:用生石膏60克、白芷10克,薄荷10克、栀子仁15克,研细末,用浓茶汁调匀,敷于前额。本方宜于热盛头痛。

    方法七

    穴位:太阳穴(双)

    操作方法:草决明60克、石决明10克,研细末,用浓茶汁调成糊状,敷两太阳穴。本方适用于肝风头痛。

    方法八

    穴位:涌泉穴(双)

    操作方法:取吴茱萸子16克、生姜30克,将吴茱萸子研细末,生姜捣烂,一同炒热,摊在纸上,再向药上喷1口白酒,敷于两足心涌泉穴处,包扎固定。本方适用于下午及夜间剧痛的阴虚头痛。

    方法九

    穴位:太阳穴(双)

    操作方法:取川乌6克、草乌6克、薄荷1克、细辛1克、生石膏12克、胡椒1克,研细末,白酒调为糊状,敷太阳穴。每天1-2次。本法适用偏头痛。

    方法十

    穴位:太阳穴(双)

    操作方法:取蓖麻仁3克、生乳香3克、食盐0.3克,共捣成泥状,分两份摊纸上,敷两太阳穴,1小时后可取下。本方适用于阵发性头痛。

    方法十一

    穴位:太阳穴(双)

    操作方法:取斑蝥30克、红娘子30克、白芷30克、栀子30克、巴豆45克、朱砂21克、信石15克、雄黄15克、轻粉9克、冰片3克,研细末,用蜂蜜调成糊状。再将直径约3毫米的塑料软管剪下3毫米长,取适量药物纳入塑料管内,敷两侧太阳穴,然后用胶布固定。本方用于治脑炎后遗性头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