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误杀防风氏,白血化草解病痛
传说在夏禹王成功治理洪水后,他为了庆祝这一伟大胜利,在绍兴茅山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这场宴会持续了整整三天,然而,防风氏却迟迟未到。当庆功宴即将结束时,他才气喘吁吁地赶来。禹王询问他迟到的原因,防风氏答道,他在接到通知后便立刻启程,然而途中遭遇了天目山的“出蛟”和苕溪河的“泛洪”,由于水流湍急,他无法渡河,因此延误了时间。
这场庆功宴不仅是一次胜利的欢庆,更隐藏着一个深层的传说。在防风氏迟到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关于白血病与神奇草药的故事。究竟是什么草药,能够解救因白血病而痛苦的人们呢?这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奥秘呢?让我们一同探寻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禹王治水后,在绍兴茅山举办庆功宴,防风氏因途中遭遇洪水延误赴宴,最终被禹王误杀。然而,令人惊奇的是,防风氏的头颅落地后并未立即出血,而是喷出一股白血。这一异常现象引起了禹王和诸候们的极大震惊。经过一番察访,原来防风氏在赴会途中,为了救落水百姓,连续几天忙于打捞而顾不上吃饭,因而错过了会期。禹王深感愧疚,不禁流下泪水。
第二年,白血洒落的地方长出了一种伞形羽状小草。后来,当地乡民因治水受风寒而病痛难忍,有人梦见防风氏建议他们食用这种草。乡民们尝试后,竟然病愈。为了纪念防风氏,乡亲们将这种草命名为“防风”,意为冤魂神草。
禹王得知此事后,下令敕封防风氏为防风王,并令防风国建造“防风祠”,供奉防风王神像,供官府和百姓每年祭祀。祭祀日定为夏历八月廿五,这一传统被载入夏朝祀典,流传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