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橘井泉香 于 2025-9-30 13:34 编辑
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但暑热未尽,昼夜温差大,容易引发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请问有哪些养生保健方法可以预防这些疾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中医师龚燕冰认为,立秋后早晚有了一些凉意,但是白天还是很闷热,这和我们立秋时段还在伏天是有关系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说“秋燥”还有点早,这个时候我们除了要避免这些凉风的侵袭之外,还是要继续防暑祛湿,所以这个时候的感冒预防我们要兼顾祛湿和祛寒。
她给大家推荐一款代茶饮——陈皮姜茶。陈皮有健脾祛湿兼理气的作用,生姜有解表散寒、温胃止呕、温肺止咳的作用,这两种食材我们可以各取3-6克泡水喝。立秋过后的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肺燥,会出现口干、咽干等症状,我们中医认为五色对五脏,燥邪是伤肺的,白色入肺,这时候可以进食一些白色的食物,有滋阴润燥的功效,比如百合、梨、银耳等等。
如果出现了感冒的症状,比如有流鼻涕、咽痛这些症状,我们也可以提供一个简单有效的穴位,这个穴位叫列缺穴,是手太阴肺经上的一个穴位,这个穴位也是非常好找的,我给大家演示一下。我们可以把两手的虎口交叉,一只手的食指压在另一只手的桡骨茎突上,食指位置会感到一个明显的凹陷,凹陷的地方就是列缺穴。我们在揉按列缺穴的时候,会起到一个宣肺解表、温经通络的作用,这个穴位我们也可以用拇指去按,每次可以揉按一到两分钟,对侧也是同样的,可以反复进行揉按。
在起居方面,立秋时节白天越来越短了,夜晚越来越长了,《黄帝内经》当中提倡顺应天时“早卧早起”,等到了冬天,夜晚会更长,提倡的是“早卧晚起”。在这里面,我们提倡早睡,也是顺应了秋季收敛的特性,早起是为了防止收敛得太过,帮助阳气的生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