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5|回复: 1

[情志、乐娱、运动养生] 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和予以科学引导

[复制链接]

3

主题

10

回帖

2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8
发表于 2025-1-7 18: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和生活节凑的加快,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渐凸显,比如暴力、厌学等。作为家长该如何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怎么去给与科学的引导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郑毅,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12月25日举行的聚焦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认为:现在社会上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确实非常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确实也牵动着每个家庭的心,他也觉得这是个非常重大的问题。
     儿童青少年处在心理健康的快速发展期,生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各方面都会对其生长发展带来影响,我们也常说是关键敏感期,也是机遇期,这段时间调整得好,对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有益。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概括起来分内因和外因,内部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但是很多心理健康问题受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如社会认知等。随着孩子的发展,他的社会认知方面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到青春期,孩子的认知可能变得容易偏激,容易情绪化,做事情、看问题容易绝对化,这都是心理认知方面发展的过程,这时候如果我们不理解孩子,我们就会采取错误的干预方法,导致他的情绪没有合理出口,可能出现很强的心理反应。
     外部因素主要是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家庭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如家长放纵、忽视、溺爱等都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也都是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学校的学习压力也是一方面,如果我们过分强调以分数定胜负,这样会导致孩子出现极端的心理反应,就会出现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孩子在学校中的人际交往能力,因为孩子在学校不单纯学习知识,同时也是社会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可能导致整个心理发展过程出现偏差。另外,社会环境,比如网络也可能对孩子产生影响,孩子是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的个体,对外部网络信息和网络游戏的调节和抵御能力比较弱,有时候容易沉迷网络,有时候网络上出现的一些不良信息也可能对孩子产生影响。这些都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
     我们作为家长,要理性看待孩子的差异,不能以一个指标来判断孩子的好坏,这些差异是孩子心理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要尊重每个孩子自身发展的节奏和特点。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与社会活动,多参与学校活动。另外,家庭因素对孩子影响也很大,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创造一个理解和尊重孩子情绪的家庭氛围,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发展,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科学引导,创造一个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4

主题

10

回帖

2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5
发表于 2025-6-9 11: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长和老师如何早期识别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现在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其实,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不是突然一下子出现的,其实有一个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所以,针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早期识别就非常重要。早期识别我们可以及早干预,及早让我们的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恢复到一个正常的状态。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是接触儿童青少年时间最长,而且他们也比较了解我们的儿童青少年,所以我们推荐,首先可以对儿童青少年开展日常的行为观察和评估,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做自身的前后对比,也就是我们要观察和比较儿童青少年当前的行为和他既往的行为有没有一些明显的差异。比如孩子原来是很活泼开朗的,很愿意跟别人交流的,也是很会笑,但是突然现在开始转变到愁眉苦脸、不愿意交流,活动也减少,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这就是对他目前的状况跟之前的比较。另外一个比较,可以通过在学校或者跟小区周围的社区里面同龄的孩子进行比较,也就是和同龄的其他孩子相比,他的行为有没有明显的差异。比如这个孩子相较于同龄孩子明显的表现出好动、上课开小差,写作业拖拖拉拉,难以完成很多功课。如果这些行为表现持续时间比较长,数周甚至数月以上,甚至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等,这样就说明我们的孩子正在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行为问题的干扰,我们家长包括我们的老师就要及时跟孩子沟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必要的时候就应该要积极寻求医学的帮助。

另一方面,我们也观察到,现在很多家长愿意用网上的一些心理行为量表来作评估。我们临床上其实也用这些心理行为量表进行筛查,但是一定要注意,我们用这些量表进行筛查的时候,它只是一个初步的筛查,也只是反映了儿童青少年过去一周左右的状态,不能用作诊断,所以千万不要拿这个筛查的结果给孩子贴标签。比如孩子是不是患上抑郁症,是需要到专业机构诊断的,千万不能用这样的量表来给孩子贴这样的标签。

网上,我们也注意到,现在经常出现一些关于儿童青少年抑郁患病率的报道,这里要说明一下,抑郁情绪、抑郁症状和抑郁症是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抑郁情绪,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正常的情绪波动,比如我们生活中碰到了考试考得不好,我们的儿童青少年跟同学关系相处有一些矛盾,或者平时感觉压力大等等,这都可能引发抑郁的情绪。抑郁情绪本身通常不会对他的学习和人际关系产生显著的影响。第二个层次就是抑郁症状,这个抑郁症状可以表现孩子心情比较低落、焦虑烦躁、认知比较消极、睡眠紊乱,有些孩子可能还会出现一些躯体症状,抑郁症状会轻度影响孩子的社交和学业功能,抑郁症状的孩子,通过我们积极的干预、主动的调节,很多可以恢复到正常的水平。而抑郁症就不一样了,抑郁症是一个疾病,我们医学上通常把它称之为障碍,这往往就是上述提到的症状比较严重,而且持续的时间至少两周以上,而且显著影响我们孩子的人际交往甚至学业、学校的表现。如果家长、老师确实担心孩子可能患上抑郁症的话,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千万不要仅凭自己网上下载一个量表或者看一个量表来作出判断,给孩子贴上错误的标签。

最后,家长要预防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还是要多陪伴孩子,多倾听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我们家长自己也要注意疏导自己的情绪,家长的情绪好了,跟孩子的沟通也就会更好。在学校期间,老师要经常给孩子鼓励,要帮助孩子,如果发现学生有一些情绪问题,要积极疏导,及时和学生家长沟通。我们要促进家校之间的良好互动,共同呵护我们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医师 江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lass="xs0">©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