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177|回复: 0

[中医研发传播(含民族医药发展)]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发文:针刺能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复制链接]

157

主题

250

回帖

2946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2946
发表于 2020-6-16 11: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5月12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在线全文发表了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刘存志团队牵头完成的《针刺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章。试验表明针刺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早饱、上腹胀、餐后饱胀等症状。
  研究基于多年临床经验,在已故针灸专家王乐亭创立的“老十针”针法处方基础上,强调升降气机、调中健脾,根据餐后不适综合征的病因病机特点对临床常见证型辨证取穴,形成半标准化的针灸治疗方案。
  研究共纳入278例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假针组,分别接受4周共12次、每次20分钟的针刺或假针刺治疗。针刺组选择百会、膻中等9个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假针组选择相同数量的非穴点进行针刺。两组的针刺过程均由获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并具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针灸师操作。5家参与试验的医院各有1名针灸师进行针刺或假针刺操作。
  结果显示,4周的针刺治疗使83%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27.8%的患者早饱、上腹胀和餐后饱胀3个核心症状完全消失。研究发现,针刺改善作用从治疗第2周开始显现,并稳步提升,治疗结束后的12周随访期间,针刺组的改善作用持续存在。假针组的效果在治疗结束后明显下降,显示其在治疗期间的作用并非真正的针刺疗效。
  据统计,全球8%~12%的人口受功能性消化不良困扰。其患病率高、患者群体相对年轻、症状慢性复发,给医疗保健系统造成严重的负面社会经济影响。该随机对照试验表明针灸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方法,尤其是针对消化不良症状。
  国际功能性胃肠病罗马委员会主席尼古拉斯J.塔利(Nicholas J.Talley)接受美国医学报刊《今日医学要闻》采访时称赞研究,表示“研究采用了症状缓解和消除的复合主要终点指标;针灸作用在第4周达到这一终点,效果在停止治疗后仍然持续,表明针灸可能会改变这一疾病的发展过程。”
  该项随机对照试验由刘存志团队牵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东直门医院、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共同完成。


      注:内容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记者 秦宇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lass="xs0">©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