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回复: 0

钱治平:谈谈对西医的个人看法

[复制链接]

3

主题

0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4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医是以生物学、物理学、化学为手段的现代医学,优势不容否定。很多复杂的手术,在西医发展起来之前,是不可想象的。现代工业化的化学合成药丸,也为患者提供了方便。某些中医坚定者讨厌西医甚至否定西医,是不对的。给人治病,从范畴上讲,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应以实践效果来讲,不能因个人情感而偏移。

  坊间流传一个比喻,说人知道的东西为一个孤岛,而这座岛的周围就是未知的海洋。我觉得这个比喻太好了,太能说明问题了,世间的人都爱犯这种错误:以为自己知道的孤岛就是世界的全部。

  以中医的视角看西医,会发现两种医学有很大差异。西医给人治病,没有阴阳寒热的观念,或者说,西医不屑于什么阴阳寒热。这肯定是不对的。以中医的视角来看,一个人肾阳虚衰及命门火衰,西医是没有办法治疗的,除了上营养液也没有其它办法,这营养液就是便于吸收的氨基酸。这样的病人交给中医来治疗,一般都会以扶阳为主滋阴为辅或者干脆先以扶阳治疗再看后面的情况,具体操作上无非就是干姜、附子、硫磺、党参(人参)、阿胶、甘草等等药物的组合方剂,除非病人确实阳寿已尽,否则都能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感冒这一常见病的治疗上,西医都是一样的,尽管治疗感冒药的品牌多种多样,其化学成分大同小异。而中医治疗就不同,历史上中医没有感冒这个病名,它是根据具体的症状来处方,具体讲,要看病人是否出汗、是否头痛及头痛部位、舌苔情况,及病人的其它陈述,中医师根据这些内容综合评判,抓住问题核心,给以处方,这个过程被中医称为辨证施治。现成的方剂中,麻黄汤、桂枝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等,都可能被用来治疗西医命名的感冒,这就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评判出来的结果。西医因为没有阴阳寒热的观念,所以有些感冒它就是治不好,还找不出原因,甚至进行了错误治疗。找不出原因不再继续治疗,靠病人自己恢复,这还算好的。不过一般人急于消除症状,多选择接受西医错误的治疗,比如治疗感冒就常常是这样,吃感冒药不好,就去打点滴,西医当然不拒绝,反正打点滴一般不会死人,这就是西医的标准操作。实际上,打了点滴,症状是消除了,但是长远来看,难道对病人没有负面影响?不见得,我就曾经见过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被西医治成了慢性鼻炎,病情发作时,小孩子被爷爷控制住,给其鼻孔里滴通鼻子的药水,小孩子痛苦地挣扎不想滴药水,当时看得我是目瞪口呆。以中医视角来看,青霉素就是一种阴寒之物,只有身体好有内热的人,才会基本无伤害。

  西医还有一个毛病,就是科学迷信。其实科学是发展的,今天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情,过些年可就不一定了。很多西医,对中医的经络学说嗤之以鼻,对阴阳寒热也不信。疫情期间,武汉的一位眼科医生,有人披露其生前对中医认识的言论,就是持这种观点,他被瘟疫传染了,就让西医治疗,结果撒手人寰,而以中医的视角来看他的身体条件和病情,断不至如此。中西医之争,由来已久,新中国建国时,周总理就给一位曾经留过学的院士一个课题:研究经络是否存在。这位院士可是到西方高等学府学现代科学的人,接受任务后,最初就是抱着用现代技术来证明经络不存在的想法来做研究,结果现实打脸了,研究结果表明:经络是存在的,这是不容置疑的。

  中西医有些观点是对立的。一个例子便是对牛奶(包括酸奶)的认识上,以太医门为代表的部分中医观点认为,人在14~16 岁之后,不要喝牛奶,防止骨质疏松;而西医认为,人要多补钙,否则容易得骨质疏松,喝牛奶能补钙,因此要多喝牛奶。哪个观点正确呢?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中国人过去基本都不喝牛奶,也没见几个得骨质疏松的,反倒是西方发达国家,近乎把牛奶当水喝,骨质疏松铺天盖地。还有一个对立体现在对运动的认识上,西医持现代科学观点,生命在于运动,提倡冬季晨跑;而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什么意思呢?就是天气暖和起来时,要多运动,天气寒冷时,要少运动,顶多做个柔韧性锻炼,反对长跑这样的耐力型锻炼。孰对孰错,我这里不阐述了,留给读者自己思考。

  有些人认为既然中西医各有优势,那么中西医结合起来岂不更好。我看到的是,形式逻辑上正确,但是形式逻辑与现实往往不符,因为现实远超过形式逻辑的表述,是非常复杂的。现实中的中西医结合,其实是中医师按照西医的逻辑来用药,是西医把中医“控制”住了。以我个人的见解,中西医结合,应该是西医听中医的,中医借用西医的检测手段及某些手术手段,整个治疗思路应遵循中医的思路,不这样的中西医结合,就是让中医走败亡之路。当然,我也知道现实中的西医绝对不会接受的:凭啥啊?我们一个个不是硕士就是博士的,还有现代科技加持,让我们听你们土医生的,那岂不是笑话?!

                                                                                    2025年 2月9日

  【文/钱治平,作者原创投稿,授权红歌会网首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