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幸弃疾

[中医名词] 道地药材之‌十大川药、十大琼药(十大南药)、十大云药、贵州道地药材暨道地黔药(十大贵药)

 火.. [复制链接]

2

主题

18

回帖

3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2
发表于 2025-7-1 20: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醉幸福·最养生”之“酒城九味”道地药材


泸州,地处四川盆地与乌蒙山交界处,长江和沱江在此交汇,全市森林覆盖率51%,是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全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相对湿度80%,全年日照时数1077小时,年降水量822.7毫米。喀斯特广泛分布,地貌复杂多样,为泸州中药材生产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 

泸州,著名的中药材重点产区,有中药资源195科、227属、1809种,2022年,全市拥有规模示范产业基地22个,规模化栽培赶黄草、枳壳(枳实)等中药材品种20余种,中药材总面积58.1万亩,产值15.5亿元,初步形成“一体”(主城区)中药深加工基地和“东翼”(泸县、合江县)、“南翼”(叙永县、古蔺县)两个中药材种植带。出产道地中药材金钗石斛、赶黄草、龙眼、佛手、枳壳(枳实)、青果、天麻、黄精、栀子,称“酒城九味”。“酒城九味”道地药材品质极高,延伸至加工生产、研发康养、旅游等下游产业,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医药全产业链。 

金钗石斛 

来  源:兰科植物金钗石斛、霍山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

主产地:合江县,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归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
1.png

赶黄草

来  源:虎耳草科扯根菜属植物扯跟菜的干燥地上部分。

主产地:古蔺县,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除湿利水,祛瘀止痛。主治黄疸,经闭,水肿,跌打损伤。

龙眼

来  源: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

主产地:江阳区、泸县,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性味与归经:甘,温。归心、脾经。

功能与主治: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1.png

佛手

来  源:芸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成熟果实。

主产地:合江县、叙永县,主产于合江的佛手有效成分含量高于药典5倍。

性味与归经:辛、苦、酸,温。归肝、脾、胃、肺经。

功能与主治: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

枳壳(枳实)

来  源: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主产地:泸县、合江县,泸县的枳壳(枳实)有效含量高于药典2倍。

性味与归经: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枳壳)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脏器下垂。理气宽中,行滞消胀。(枳实)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脏器下垂。
1.png


青果

来  源:橄榄科植物橄榄的干燥成熟果实,属于药食同源产品。

主产地:合江县。

性味与归经:甘、酸,平。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咽,生津。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痰黏,烦热口渴,鱼蟹中毒。
1.png

天麻

来  源: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属于药食同源产品。

主产地:叙永县、古蔺县。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用于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

黄精

来  源: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属于药食同源产品。

主产地:叙永县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
1.png

栀子

来  源: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主产地:纳溪区、泸县。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功能与主治: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来源:健康泸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

回帖

3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1
发表于 2025-7-2 12: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大云药



十大云药”:云南省出产的三七、滇重楼、灯盏花、石斛、砂仁、天麻、云茯苓、云当归、云木香、滇龙胆这十种道地药材优势品种的统称。


关联阅读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公布云南省道地药材名录(2024版)的通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发表于 2025-7-2 13: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大南药

论道 发表于 2025-7-1 20:06
十大琼药:海南省所产槟榔、砂仁、益智仁、巴戟天、广藿香、沉香、牛大力、裸花紫珠、五指山参、降香这十 ...


     2024年1月28日,中国药植所在三亚首次发布“十大南药”名录,包含以沉香、降香、胡椒、益智为代表的四大香药,以胆木、莪术、牛耳枫、裸花紫珠为核心的四大原料药,及槟榔、龙血竭两类特色药材。

     2024年11月28日,海南省在第三届中国(海南)中医药健康产业论坛上补充发布同类名录,新增牛大力为特色药材。
1.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

回帖

2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5
发表于 2025-7-3 13: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大贵药(十大黔药)即“黔药”优势品种


十大贵药:指贵州出产的天麻、杜仲、黄精、吴茱萸、何首乌、半夏、天冬、茯苓、钩藤、淫羊藿这十种道地优势品种的统称,也称“十大黔药”。就是贵州省最主要10种“黔药”优势品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发表于 2025-7-3 13: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产业发展及脱贫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
黔中医药发(2019)14号

各市、自治州卫生健康局,贵安新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和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我局制定了《中医药产业发展及脱贫攻坚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各市(州)应比照省级模式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联系人:兰文跃张帅军
      联系电话:0851-86851625
      附件:中医药产业发展及脱贫攻坚行动方案
                                                                                     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
                                                                                           2019年6月24日



附件
中医药产业发展及脱贫攻坚行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领衔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工作制度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的通知》、《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贵州省2019 年大健康产业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和有关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中药材产业优势,全面推动大数据与中医药产业深度融合,加快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决胜脱贫攻坚,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指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入贯彻实施中医药法和中医药发展纲要,全面落实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畅通中药材销售渠道,建立切实有效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深入开展中药材扶贫行动,扎实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规划引导,规范市场行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培育道地药材市场主体。适应中医药现代化发展需要,引导医疗机构、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中医药产业发展。

——坚持保护开发、产业融合。强化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和抚育,加快野生道地药材的驯化和人工繁育,降低对野生资源的依赖程度,保障道地药材有序开发、永续利用。深入推进大健康与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融合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坚持产业扶贫、品牌提升。加大对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加强道地药材品牌创建,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激发内生动力,打造贵州标志性药材品种,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唱响黔药品牌。

(三)主要目标

通过“扶贫车间”、“定制药园”、道地药材生产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单位、贵州省中药材(大健康)电子商务平台等建设,促进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中药材销售渠道,进一步深化农村产业革命,推进中药材产业“一年有突破、两年上台阶”,全面提升“黔药”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到  2020 年,实现中医药产业中高速发展和向中高端转型,建立相对完善的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新模式,实现中药材种植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二、重点任务

(一)全力推进中药材种植,助推产业精准扶贫新格局

1.高质量加快中药材基地建设。聚焦大扶贫战略行动,鼓励和支持重点医药企业创新合作模式,到贫困地区开展药材基地建设,助力脱贫攻坚。

2.建设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 9 万亩,培育中药材种植面积达 10 万亩以上的种植大县 15 个。

3.以道地药材为重点,完善中药材生产技术标准体系,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太子参、天麻、石斛、金银花、半夏、杜仲、刺梨、花椒、黄精等道地特色中药草大品种,打造规范种植及繁育基地。

4.协调推进良种选育。强化道地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和抚育,完善贵州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库,拓展野生中药材抚育基地。推进重点品种提纯复壮,选育一批道地性强、药效明显、质量稳定的中药材品种。集成种子种苗繁育技术规范,建设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提升优良种子种苗供应能力,夯实中药材产业发展基础。

5.协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按照中药材质量要求,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生物防控替代化学防治等关键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改善产地环境,用最适宜的土壤生产最优质的道地药材,选用抗性品种,科学选择种植基地,保持中药材生态需求,确保质量和品相。着力推广中药材生态种植,倡导统防统治统一实施绿色防控技术,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

(二)全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助推“黔药”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快速提升。

6.加快发展中医药制造业。做大做强中药、民族药,加强对中医名方、验方和医院制剂的收集、筛选,开发一批新品种,引导和推动 154  个民族药独家品种的二次开发、市场开拓和品牌培育。加快推动中药配方颗粒、经典名方类中药及直接口服饮片等新型特色饮片开发。培育发展生物制药,积极研发康复辅助器具、智慧医疗等健康类产品。

7.重点打造 10 个黔药优势品种

8.加快推进全省 25 个中药材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发挥引领作用,形成一批重要的中药材产业集聚区,力争打造 200 万亩道地药材规模化基地。

9.协调提升中药材加工能力。鼓励中药企业在产地建设初加工基地,加强干燥、分级等设施建设,实现标准化初加工。加强仓储物流基地建设,扶持中药材深加工企业及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推动传统加工向现代化加工转变,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加工企业集群。支持企业创新加工技术和产品类型,增强标准化加工能力,提升加工增值水平。重点开展中药提取、保健产品和高品质饮片生产,形成全省特色中药原药处理生产基地。

(三)全力推进中药材销售网络通畅,助推中药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0.构建贵州中药材电子商务平台,完善现代化信息物流体系和质量追溯保障体系,建设全国中药材产业大省。强化产品质量追溯。建全生产档案记录制度,构建覆盖种植、加工、收购、储藏、运输、销售等各环节的质量追溯体系,实现来源可查、质量可追、责任可究。

11.协调优化品种布局。重点推进天麻、钩藤、太子参、薏苡仁、半夏、黄精、白及、花椒、艾纳香、何首乌、党参、茯苓、头花蓼、金(山)银花、生姜等品种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打造黔药优势品种;因地制宜优化品种布局,推进中药材差异化发展。

12.协调加强中药材产销衔接。推进中药材仓储物流体系建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依托东西部对口帮扶机制、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等建立和完善销售网络,大力拓展中药材销售渠道和市场。加快推进线上线下“西南中药材产业园及商贸城”建设。

13.建立“定制药园”。推动医药企业设立“定制药园”,鼓励中医医院优先采购以“定制药园”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药品(含中药饮片)。

14.协调创新利益联接机制。通过“三变”改革、“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构建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民群众的利益联接机制,帮助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稳定获得订单生产、劳动务工、土地租金、资产扶贫、入股分红等收益。

(四)全力推进中药材标准研究制定及科技攻关,助推中药材产业标准化建设。

15.支持省内中药材种植研发企业加快苗侗等民族医药标准化建设。

16.继续推进中药材重点品种种源快速繁育中心及规范化种子种苗培育基地建设,加快制定 60  个中药材品种生产技术标准,为规范化、标准化中药材基地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17.负责组织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参与中药材产业发展相关方案、政策、规划、标准的制订;

18.支持举办“贵药创新发展论坛”及贵药产业博览会、苗医药创新发展论坛和互联网+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论坛。

19.制定发布中药材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完善天麻、太子参、钩藤等 60 个品种的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20.协调强化基础研究。深入开展道地药材野生资源保护、优良品种选育、绿色生产技术等研究,保障野生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药材的优质生产。

21.协调开展科技攻关。对中药材快繁技术、连作障碍、绿色防控、产地环境控制、产品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共性技术进行攻关,解决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深入开展中药材成分、药理药效等研究,促进新产品的研发,挖掘品种的潜在应用价值。

22.协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中药材学科布局,搭建创新平台,重点支持中药材科研项目,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积极投身中药材产业。

23.协调强化技术培训指导。组建中药材产业发展专家库,成立重点品种专家指导组。整合培训资源,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解决中药材从种到收、从生产决策到产品营销等环节中的关键和重点问题,提升中药材生产经营水平。

(五)全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创新发展,助推产业融合发展。

24.拓展医药衍生产业新业态。着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保健品、功能性食品、医药流通、健康服务信息化等业态。重点培育具有贵州特色的天麻、铁皮石斛等药食两用产业。拓展智慧医药产品,培育和引进智慧产品企业,开发精密输液器,蛋白质芯片传感器等高质医用耗材产品。充分利用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优势,打造智能化生产车间,对药品的包装、仓储、分拣、条码追溯等实施智能化管理。

25.紧密衔接“三医”改革推进药品“四进”。紧紧围绕实施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要求,加强药品与医保、招标采购等政策衔接。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和推进我省药品新增进入新一轮国家药典、医保、基药及各省市招标目录,推动我省药品拓展市场。

26.积极向国家推荐申报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2 个以上。

27.大力推进药食两用中药材产业化,支持以天麻、太子参、石斛等为原料开发养生保健产品,推进种植基地与乡村旅游、文化推广、生态建设、健康养生、药膳餐饮等产业纵深发展。

28.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支持省内道地药材为原料的新产品开发和传统药物的二次开发。推动以药食同源品种为主要原料的健康产品产业化开发生产,实现综合利用。推进中药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与乡村旅游、文化推广、生态建设、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建设一批中药材文化旅游、康养基地。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中医药行业引领作用,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形成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全省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加强督促检查,层层压实工作职责,建立考核机制,严格目标考核。

(二)切实加大资金支持。统筹安排财政专项资金,保障中药材资源普查、中药材科技攻关和宣传推介经费,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中药材产业发展,助推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行动计划。

(三)强化科技服务支撑。加强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成果应用,通过引进、试验先进的中药材品种和种植技术,强化种植技术标准培训推广,确保每户中药材种植贫困户至少有  1 名成员掌握规范化种植技术。

(四)强化宣传推介。积极宣传推介贫困地区中药材产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中药博览会、药品展销会、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主要产品文化节、中医药研讨会等活动,在主流媒体开辟专栏、专题节目,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强宣传推广,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的良好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

回帖

2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5
发表于 2025-7-4 09: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黔药(十大贵药)品种特点及产区


贵州道地药材以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基础,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优质品种,主要包括天麻、杜仲、黄精、吴茱萸、何首乌、半夏、天冬、茯苓、钩藤、淫羊藿等。这些药材因贵州高海拔、多云雾、无污染的自然条件,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和药用价值。

    天麻:主产于大方、德江等地,以镇静、抗惊厥作用著称,常用于头痛、眩晕及神经衰弱。
    杜仲:遵义、铜仁为产区,以树皮入药,可补肝肾、强筋骨,适用于腰膝酸软、高血压。
    黄精:黔东南地区品质佳,具补气养阴、健脾润肺功效,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
    吴茱萸:黔南、黔西南为主产地,可散寒止痛、疏肝下气,主治胃寒呕吐、痛经。
    何首乌:习水、赤水等地野生资源丰富,能补肝肾、益精血,改善须发早白、头晕耳鸣。
    半夏:毕节、安顺等地常见,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作用,用于咳嗽痰多、呕吐反胃。
    天冬:黔北山区为道地产区,可养阴润燥、清肺生津,主治肺燥干咳、肠燥便秘。
    茯苓:黔中地区产量较高,可利水渗湿、健脾宁心,适用于水肿尿少、脾虚食少。
    钩藤:黔西南多野生分布,具清热平肝、息风定惊功效,用于高血压、头痛眩晕。
    淫羊藿:黔东南人工种植成熟,可补肾阳、强筋骨,改善肾虚阳痿、风湿痹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回帖

3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1
发表于 2025-7-4 09: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省卫生健康委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746号建议的答复


文章来源:综合处 谢健字 发布时间:2023-07-06 10:59


罗永慧、李培建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贵州(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你们对我省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会商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结合本省实际情况,优选10个左右有优势品种,建立育苗育种基地”的答复

(一)持续优化品种结构。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为推动我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持续优化品种结构,2019年围绕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确定天麻、太子参、钩藤、半夏、白及、花椒、艾纳香、丹参、缬草、瓜蒌、黄精、茯苓、薏苡仁、何首乌等15个重点单品迅速做大规模;2020年进一步聚焦石斛、天麻、太子参、钩藤、半夏、白及、黄精、薏苡仁等8个优势单品,着力提升产业集中度和效益;从2021年起,重点发展产业基础好的天麻、黄精、白及、淫羊藿道地特色优势单品,培育梅花鹿等动物药材新增长级,着力打造以“贵天麻”为代表的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二)建立良种繁育基地。2021年印发《2021年贵州省中药材产业种子(苗)优化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在全国率先启动中药材品种认定,认定新品种26个。培育了25个10万亩以上种植大县,认定省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10个,大方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天麻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县,建设了南方第一个马鹿和梅花鹿种繁基地。

二、关于“主管部门对中药饮片厂与医疗机构之间用药模式采取适量的宽松量化政策,既为医疗机构用药提供便捷,又为生产企业增效创收”的答复

目前,中药饮片掺杂混伪、有害物质残留超限、采收加工与炮制不规范等问题仍然突出。为加强中药饮片监督管理,提高中药饮片质量,近年来,国家药监局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中药饮片质量集中整治,严肃查处中药饮片生产、流通及使用等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2022年4月,国家药监局召开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中药相关工作推进会,会议明确,着力强化中药饮片质量监管,督促生产企业对中药饮片实行全过程管理,不得委托生产。在中药专项整治行动背景下,国家明确中药饮片不得委托生产,严格规范生产企业对中药饮片实行全过程管理,有利于保障中药饮片质量安全,促进中药饮片行业高质量发展。

省药品监管局支持医疗机构建立健全中药饮片采购制度,选择规范的中药饮片供应单位,采购质量合格的中药饮片产品,定期对中药饮片质量进行评估。鼓励医疗机构加强中药饮片临方炮制管理,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对市场上没有供应的中药饮片,可以在本机构内炮制、使用,但应向所在地设区市级药监部门备案。省药品监管局将按照《药品管理法》《中医药法》等法规规定和国家药监局安排部署,推动企业完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修订相关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三、关于“医疗器械主管部门应主动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需求、面临困难和问题,鼓励和帮助企业多研发新产品,分管医药类的省领导每年抽时间至少召集一次企业家座谈会,倾听企业呼声”的答复

(一)优化医疗器械审评审批。2022 年 6月,省药品监管局印发《关于优化贵州省第二类医疗器械审评审批的若干措施》,通过优化审评审批时限、提升审评审批服务体系、开展并联审批等十条措施,帮助企业把技术转化为产品,促进加速落地投产,实现审批流程更简、材料更少、时限更短、服务更优。

(二)建立靠前服务工作机制。近期,省药品监管局将成立医药产业发展靠前服务专班,以贵州省“产业大招商突破年”工作为契机,建立以省药品监管局为中心,各市(州)市场监管局为聚点,辐射全省医药产业园区医药产业招商发展的靠前服务工作机制,全程介入、靠前服务,为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提出合理化建议。每年举办医疗器械法规及业务培训,组织全省各级监管人员及生产企业参与培训,现场教学,现场答疑企业有关问题,与申报企业对症沟通、精准指导,全力缩短产品投产上市过渡时间。

2022年以来,省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企业座谈会,听取国药集团等有关企业的需求建议,并先后到贵阳市药品生产企业、威门药业有限公司、贵州飞云岭药业、贵州百灵、贵州三力等企业调研药品研发、质量控制、生产销售等情况,听取企业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困难。

四、关于“结合刚颁布的《条例》,主管部门应在国家窗口期在全省内发动、鼓励、帮助企业申报保健产品文号,成熟一批评审一批,在当前国药准字申报耗资费时的情况下,将我省民间的经典名方、秘方、验方、诊疗技术、炮制技术挖掘出来,让这些文物变成有价值的商品,才谈得上保护、传承和发展”的答复

(一)支持企业保健品许可申报。一是完善保健用品审批工作,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使企业办证更加便捷高效,省卫生健康委制定《贵州省保健用品卫生许可审批事项“证照分离”实施方案》,精简延续、变更保健用品卫生许可事项申请材料;二是将延续、变更保健用品卫生许可事项审查,审查环节由原来的4天调整为3天;延续、变更保健用品卫生许可事项纳入全省通办,方便企业就近就地进行申请许可。三是召开企业座谈会,了解企业的难点痛点,并积极协调帮助解决企业在申报过程中的难点、疑点问题。四是持续开展评审工作,2023年2月,省卫生健康委根据《贵州省保健用品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2023年第一批申报的67家企业106个保健用品开展评审工作,其中20个企业通过评审,取得保健用品卫生许可证。截至2023年6月1日,取得保健用品卫生许可证的企业共140家,保健用品共323个。

(二)挖掘传承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精华精髓。《贵州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指出,要发掘中医药经典名方、民间验方、秘方、技法和独特传统炮制技术,建立中医药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撰写县中医药、民族医药志,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传承。加大对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应用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加强中医药文化与多学科相关领域的协同创新研究,赋予中医药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及现代化的诠释表达。近年来,贵州省充分挖掘和发挥贵州中药民族药资源特色和优势,围绕产业需求,布局科研创新平台,持续推进中医药领域科研创新。出台发布了《关于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研究试点工作的通知》《贵州省中药、民族药饮片标准》,设立省级中医药工程技术中心,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间的科技交流合作;推动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获批建设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积极争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依托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建设“贵州省中医风湿免疫病临床研究中心”,促进临床诊治、人才培养、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大力支持高校和企业开展研发合作,推进中药大品种质量升级和二次开发、经典名方开发、化学药物研发及药品一致性评价、生物药研发、生物诊断试剂研发。建设省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立项中医药民族医药研究课题382项。

五、关于“关于师承的认定方式,为扩大受众面,建议将师承考核认定机构下沉到各地州甚至各县。省里主管部门做好督导就可以了”的答复

(一)贯彻落实师承文件要求。根据《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原卫生部52号令)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和<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大纲(试行)>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7〕47号)的有关规定,省中医药局开展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工作,加强中医药领军人物及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带动市县级中医人才的传承,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支持通过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并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招聘考试,对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开辟了通过考核获得医师资格的新渠道,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获得性,壮大基层中医药服务队伍,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二)持续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一是指导各级建立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储备库,聚焦国家和省级高层次人才标准,遴选储备人选,实行“一人一策”“一人一档”,重点培育一批省级岐黄学者、青年岐黄学者、中医药临床优秀人才。二是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师承制度,培养一批坚定中医药民族医药信念、坚持扎根基层的中医药人才队伍。三是持续推进“师带徒”工作,组织开展传统医学师承人员出师考核,选拔出一批学业合格、热爱临床的人员充实到中医药人才队伍。四是持续推进医术确有专长人员考核,多渠道深入挖掘散落在民间的“中医妙手”,进一步弘扬和保护民族民间医术。五是重视中药炮制技术人才保护发展,认定一批德艺双馨的中药(炮制)师,充分发挥传承创新作用。到2022年,共培养国家级继承人85人、省级继承人91人,省市县乡村五级师承教育培养继承人360人。

六、下步工作打算

(一)优化产业布局。围绕天麻、太子参、薏苡仁、石斛、黄精、白及、淫羊藿等优势单品,着力打造3-5个中药材产业集群,形成“一县一业、多县一群”产业新格局

(二)建设区域良种繁育基地。围绕重点、特色优势单品,布局建设一批省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努力打造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机械化的现代化种子种苗基地,提高全省中药材优质种子种苗的自给率。

(三)持续推动我省保健用品生产企业健康发展。我委将以解决突出问题为抓手,对保健用品企业开展调研,倾听企业诉求、纾解企业难题,持续推动我省保健用品生产企业健康发展。

(四)推动政策措施全方位落实。以贯彻落实《贵州省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计划(2023—2030年)》为引领,为支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推进中医药产业提质增效、中医药民族医药制造业发展、“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等重点工作,推动相关单位优化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形成“1+N”政策体系,强化政策合力。

(联系人:蒋菊;联系电话:0851-86894446)


出处: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4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发表于 2025-7-4 12: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种植区域科学规划,单品结构不断优化

坚持“产地道地化、种植生态化、生产绿色化、产品品牌化”的发展路径,种植区域与单品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按照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原则和全省种植区布局,贵州建立了以“黔北、黔东北”“黔西、黔西北”“黔西南、黔南”、黔东南、黔中5大生产产区。2020年聚焦黄精、天麻、太子参、石斛、钩藤、白及、薏苡仁、半夏等8个单品主导发展,同时推进党参、淫羊藿、艾纳香、玄参、山银花、吴茱萸等地方特色道地品种重点发展。从2021年起,我省重点发展产业基础较好的天麻、黄精、白及、淫羊藿等道地特色优势单品,培育梅花鹿等动物类药材新增长极,着力打造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白及种子种苗繁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全国遥遥领先,施秉太子参、兴仁薏仁米等赢得全国市场定价权。(来源:中机产城(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官网   摘自《生态视角下贵州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7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发表于 2025-7-4 12: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十大道地中药材简介及图谱

贵州十大道地中药材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湿润温暖的气候,非常适宜草药生长与中药材种植,使贵州成为我国四大中药材产地之一。素有“地道药材”之美誉,主要有天麻、杜仲、珠子参、艾纳香、牛黄、石斛、厚朴、半夏、吴茱萸、黄柏、野党参、何首乌、龙胆草、天冬、黄精、金银花、桔梗、五倍子、朱砂、雄黄等30多种。在我省中药材中品种多达4290种,蕴藏总量达6500万吨。在全国统一普查的363个重点品种中,贵州就有326种,占88.10%,各地州市的中药材品种均在千种以上。我将贵州前10名中药材盘点如下。


1.png
天麻
      天麻又名赤箭、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定风草、白龙皮等,是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肥厚,无绿叶,蒴果倒卵状椭圆形,常以块茎或种子繁殖。其根茎入药用以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等症,是名贵中药。
      天麻富含天麻素、天麻多糖、维生素A、甙类、生物碱、香荚兰醇、香荚兰醛、琥珀酸、β-谷甾醇、黏液质等,其中天麻素和天麻多糖是主要成分。可入膳,制成天麻核桃鱼、天麻炖土鸡、天麻竹沥粥、天麻冬菜扣肉、天麻烧牛尾、天麻鸭子、天麻煮鸡蛋、天麻山鸡火锅、天麻猪脑粥、天麻猪排骨火锅 、天麻炖鸽子、天麻鱼头汤等食用,亦可起到一定治疗作用。

杜仲
      杜仲又名胶木,为杜仲科植物。杜仲游离氨基酸极少,含有的少量蛋白质,是和绝大多数食品类似的完全蛋白,即能够水解检出对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测定了杜仲所含的15种矿物元素,其中有锌、铜、铁等微量元素,及钙、磷、钾、镁等宏量元素。
      药用杜仲,即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其味甘,性温。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 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
      现代研究杜仲具有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药理作用。

1.png
何首乌
      何首乌又名野苗、交藤、交茎、夜合、地精、桃柳藤、赤葛、九真藤、芮草、蛇草、陈知白、马肝石、九真藤、疮帚等。为蓼科植物,有雌雄二种(赤,白二种),性喜高温高湿,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麓。
      何首乌形状如人形,可促进毛发生长的功效,故称何首乌。具有养血滋阴、润肠通便、截疟、祛风、解毒。主血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肠燥便秘、久疟体虚、风疹瘙痒、疮痈、瘰疬、痔疮。
      何首乌富含卵磷脂,以及大黄酚、大黄素和大黄酸等恩昆物质,能与胆固醇结合,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重吸收,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对人型结核菌等也有抑制作用。何首乌所含大黄酚还能促进肠道运动,防止便秘。何首乌一般无副作用,但可滑肠并引起轻微腹泻,因此大便溏泻者不宜服用。

1.png
灵芝
      灵芝又名赤芝、红芝、丹芝、瑞草、木灵芝、菌灵芝、万年蕈、灵芝草。外形呈伞状,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为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虚劳咳喘。灵芝已实现人工种植,其中以林中灵品质最佳,药用价值优于野生灵芝。
      灵芝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就中医来看,由于本品入五脏 , 补全身之气,所以心、肺、肝、脾、肾脏虚弱,均可服之。主治病种涉及呼吸、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及运动等各个系统;涵盖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
      灵芝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灵芝能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巨大作用。它不同于一般药物对某种疾病而起治疗作用,亦不同于一般营养保健食品只对某一方面营养素的不足进行补充和强化,而是在整体上双向调节人体机能平衡,调动机体内部活力,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机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促使全部的内脏或器官机能正常化。

金银花
      金银花又名忍冬。“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1.png
五倍子
      五倍子又名百虫仓、百药煎、棓子,为同翅目蚜虫科的角倍蚜,或倍蛋蚜雌虫寄生于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及其同属其他植物的嫩叶或叶柄,刺伤而生成一种囊状聚生物虫瘿,经烘倍干燥后所得。此外,五倍子还是一种药材,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五倍子含有鞣酸,有沉淀蛋白质的作用, 皮肤溃疡面、黏膜与其接触后,组织蛋白质即被凝固, 形成一层保护膜,起收敛作用, 同时小血管也被压迫收缩,血液凝结而呈止血作用。
      五倍子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经用乙醚提出其鞣酸后的五倍子液仍有抑菌作用。但五倍子心部的煎剂无抗菌作用。

1.png
珠子参
      珠子参别名鸡腰参、大金线吊葫芦、珠儿参、白地瓜,味甘,性平,是一种中药材,来源于五加科植物珠子参的干燥根状茎。根茎节膨大部分呈类球形、扁球形或不规则菱角形,有的一侧或两侧残存细的节间。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明显的纵皱纹,中部有略呈环状的疣状突起及细根痕,有的可见略凹陷的茎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粉性,有黄色分泌道斑点。蒸煮品淡红棕色,半透明,角质。气微,味苦微甜。
      珠子参总甙有与人参皂甙类型的免疫作用,能提高小鼠血中碳廓清率和激活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并且毒性低,刺激性及溶血作用均很弱。研究川产珠子参根茎总甙对白细胞介素(Ⅱ)(IL一Ⅱ)的作用。珠子参具有镇痛、抗炎作用,免疫作用却不明显。从药理作用看出,川产珠子参与云南产珠子参药材所含化学成分不同,云南产珠子参似较川产珠子参的人参皂甙含量高,尚待进一步研究。珠子参还具有抗心率不齐,补肺止咳,止血,生肌,主肺虚咳嗽。外用力出血,刀伤疮


1.png
牛黄
      牛黄又叫西黄、犀黄、丑宝。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牛干燥的胆结石。在胆囊中产生的称“胆黄”或“蛋黄”,在胆管中产生的的称“管黄”,在肝管中产生的称“肝黄”。
      牛黄完整者多呈卵形,质轻,表面金黄至黄褐色,细腻而有光泽。中医学认为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疗毒症。天然牛黄很珍贵,国际上的价格要高于黄金,大部分使用的是所谓人工牛黄。
      牛黄使用过多可导致中毒,表现为胃肠活动增加、腹泻,骨骼肌活动增加,搐搦、痉挛,严重时则抑制。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最后病人呈半昏迷或昏迷状态,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1.png
艾纳香
      艾纳香为菊科艾纳香,苗药名档窝凯植物,药用为枝叶、嫩枝根、别名:大风艾、客家人叫法(大毛风)艾纳香冰片艾、家风艾、大毛药、大艾等。具有通诸窍散郁火,消肿止痛等功效。此植物为提取冰片的原料,故有冰片艾之称。又为发汗祛痰药,对食伤、霍乱、中暑、胸腹疼痛等有一定疗效。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急性气管炎,痢疾,肠炎,急性肾小球性肾炎,尿路感染,多发性疖肿。感冒、风湿性关节炎、产后风痛、痛经、风湿痹痛、寒湿泻痢、寸百虫病、毒蛇咬伤、跌打伤痛、癣疮。外用治跌打损伤,湿疹,皮炎。

野党参
      野党参原名:金钱豹,别名:土人参, 算盘果, 野党参果, 土党参。果实味甜,可食。根入药,有清热、镇静之效,治神经衰弱等症,也可蔬食。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用于气虚不足,倦怠乏力,气急喘促,脾虚食少,面目浮肿,久泻脱肛。本品为临床常用的补气药,功能补脾益肺,效近人参而为较弱,适用于各种气虚不足者,常与黄芪、白术、山药等配伍应用;如血虚萎黄及慢性出血疾患引起的气血两亏的病症,配补血药如熟地、当归等。(微信公众号“药物与用药安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4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发表于 2025-7-7 18: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黔药:天麻、钩藤、太子参、薏苡仁、半夏、黄精、白及、花椒、艾纳香、何首乌、党参、茯苓、头花蓼、金(山)银花、生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lass="xs0">©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