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5|回复: 0

[难经] 《难经》论脏腑·三十七难原文及译文论五脏与九窍的关系及阴阳气血的生理病理

[复制链接]

87

主题

11

回帖

845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45
发表于 2025-8-28 16: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难经》论脏腑·三十七难

第三十七难    五脏与九窍
五脏之气如何通达并滋养耳、目、口、鼻等官窍,及其病理变化。

[原文一]

难曰:五脏之气,于何发起,通于何许,可晓以不?
然:五脏者,当上关于九窍也,故肺气通于鼻,鼻和则知香臭矣;肝气通于目,目和则知黑白矣;脾气通于口,口和则知谷味矣;心气通于舌,舌和则知五味矣;肾气通于耳,耳和则知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九窍①不通,六腑不和,则留结为痈。

[语译一]

问:五脏的精气,分别从那里出发,又通达到什么地方,可以把它明白的讲述吗?
答:五脏的机能活动,可以在上部头面九窍得到反映,所以肺脏的精气上通鼻窍,鼻的功能正常,就能辨别气味的香臭;肝脏的精气上通眼窍,眼睛的功能正常,就能察看颜色的黑白;脾脏的精气上通.口窍,口的功能正常,就能尝辨五谷的滋味;心脏的精气上通舌窍,舌的功能正常,就能辨别酸、苦、甘、辛、咸等五味;肾脏的精气上通于耳窍,耳的功能正常,就能分辨角、征、宫、商、羽等五音。如果属阴的五脏功能失常,便会导致九窍的不能通畅;若属阳的六腑功能失常,便会因气血留滞和郁结在皮肤而发为痈毒。


[词解一]

①九窍:通常以眼、耳、鼻、各有二窍,加上口的一窍和前后二阴,合称为九窍。但从头面的九窍来说,则以眼、耳、鼻的各有二窍,再加口一、舌一、喉一,合称为九窍。

[按语一]

本节叙述内脏与外在五官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眼、耳、鼻、口、舌各窍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作用的正常,都是有关内脏机能正常的表现。如果内脏有了病变,五官各窍就会发生异常变化,因此,从各窍所表现的症候,就可以测知与其相连系的脏器所发生的病变,这对临床诊断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原文二]

邪在六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脉盛矣。邪在五脏,则阴脉不和,阴脉不和,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脉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营①也,故曰格。阳气太盛,则阴气不得相营也,故曰关。阴阳俱盛,不得相营也,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其命而死矣。

[译文二]

病邪侵袭到六腑,必然导致属阳的经脉失调,因阳脉失调而发生病变,就会使在表的气行留滞,气行失于流通,就会显示阳脉偏盛的现象。病邪侵袭到五脏,必然导致属阴的经脉失调,因阴脉失调而发生病变,就会使在里的血行留滞,血行失于流通,就会显示阴脉偏盛的现象。如阴气过于旺盛,使阳气不能在内外正常的营运,就称为格;如阳气过于旺盛,使阴气不能在内外正常的营运,就称为关。倘阴阳二气都有偏盛时,因表里隔离,使阴阳内外之间不能相互营运,就称为关格。有关格现象的,就不能活到应该活到的寿命而早亡。

[词解二]

①不得相营:营,即营运的意思。不得相营就是指阴阳之气不能正常的运行。

[原文三]

经言气独行于五脏,不营于六腑者,何也。
然:夫气之所行也,如水之流,不得息也。故阴脉营于五脏,阳脉营于六腑,如环无端,莫知其纪①,终而复始,其不覆溢,人气内温于脏腑,外濡于腠理。


[译文三]

问:医经上说:精气只能流行于五脏,而不能营运到六腑,是什么道理?
答:精气在体内运行,象水的流动一样,是没有一刻息止的,所经阴脉的精气营运于五脏,阳脉的精气则营运于六腑,二者内外相互贯通,象圆环一样的无从知道它的起点,也无法计算它转流的次数,经常是终而复始的循环着,不象水的会倾复或泛溢。因此,人体内外的精气,无所不通,在内是温养五脏六腑,在外是濡润肌表皮肤。


[词解三]

①莫知其纪:这里的纪,是指经气在体内循环的次数,因它是经常终而复始,没有息止地运行着,就无法知道它运行了多少次,所以说莫知其纪。

[按语三]

本节阐述精气营运的部位,主要就是从五脏藏精而不泻的理论中,解释了当时以为精气只能营运于五脏的一般看法。这里不但根据阴阳脏腑的相互关系,明确地指出精气是如环无端的周转着,阴经的精气营运于五脏,阳经的精气则营运于六腑,而且进一步说明它的作用,在内温养腑腑,在外还可以濡润肌表皮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