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8|回复: 0

[寓医深长] 桂影流芳映秋光

[复制链接]

4

主题

0

回帖

3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0
发表于 2025-9-19 20: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秋时节,凉意初透,风里便悄然浮动起一缕清幽的甜香。那香气不似春花的浓烈,也不像夏荷的清冷,它来得含蓄,却无处不在,仿佛自天外飘落,又似从月宫深处洇染而来。循着这缕香,便知是桂花开了。

桂树常青,枝叶繁茂。中秋前后,细碎的花朵便密密地缀满枝头,藏于叶腋,不争不抢,却以香动人。黄的如金粟,白的似碎玉,一簇簇,一团团,在秋阳下熠熠生辉。宋人吴文英曾写“蓝云笼晓,玉树悬秋”,这“玉树”便是指桂树。李清照诗云:“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道尽了桂花清雅高洁的品性。秋意愈深,花香愈浓,偶有风过,便如雨落,金粟纷飞,洒满小径、肩头、发梢,人立其中,恍若置身香雪之海,心神俱醉。

自古以来,桂花便与明月结下不解之缘。传说月中有桂,高五百丈,吴刚伐之,斧斤声落人间,便是秋夜的寂寥。而人间种桂,亦多寄托了对团圆与高洁的向往。唐人白居易曾将天竺寺的桂子携至苏州城中栽种,留下了“山寺月中寻桂子”的佳话。每至中秋,仰首望月,低头闻香,仿佛那清辉与幽芳,皆是从广寒宫中流泻而下的琼浆。

这天香既落人间,便不止于观赏。人们采撷初绽的花蕊,晾晒收藏,以待日后点染生活。其中最富诗意的,莫过于酿制桂花酒。取洁净的玻璃坛,投入新收的金桂,佐以白糖,再倾入醇厚的糯米酒,密封静置。时光流转,约莫两月之后启封,酒液已呈淡淡的琥珀色,澄澈透明,轻啜一口,微甜中透出清冽的花香,醇厚而不腻,直沁肺腑。苏东坡曾亲手酿制桂酒,他在《桂酒颂》中言:“酿成而玉色,香味超然,非人间物也。”此酒不仅滋味绝佳,更被赋予延年益寿的寓意。古时祭祀,以桂花酒敬神祭祖;重阳佳节,晚辈奉酒于长辈,祈愿安康。其性温,能散寒破结,开胃醒神,尤宜于秋凉之时小酌,以温养脾胃,驱散寒气。

桂香入药,最早被收录在《唐本草》中,言其皮“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其花有白者为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有秋花者,春花者,四季花者,逐月花者……惟花可收茗、浸酒、盐渍,及作香擦发泽之类。”花性辛温,能化痰止咳;果可暖胃平肝,根能祛风散寒。最妙是秋燥时节,沏一盏桂花茶,看金蕊在青瓷盏中舒展,热气氤氲间,喉间润泽,心神亦如被月光拂过。

市井街巷里,常见人捧一碗热腾腾的桂花酒酿圆子,酒香、花香、米香交融,再缀以几粒红枣、枸杞,甜润暖心。更有桂花糕、桂花糖藕、桂花蜜饯,无不以香取胜,以甜寄情。这些寻常吃食,因桂花的加入多了一分雅致与诗意。

花开花落,不过数十日光景。待到深秋,繁华落尽,枝头空余绿叶,香气也渐渐隐去。然而那被封存的酒,被晒干的花,被记在诗里的芬芳,却让这份秋意得以绵延。它不只属于眼鼻,更沉淀于记忆与文化之中。当某日启坛对月,或于案头偶翻旧诗,那一缕幽香,便又悄然浮现,如故人轻语,如旧梦重温。

金秋的桂香,是季节的私语,是天地的馈赠,是藏在酒壶里的月光,是写在诗行间的永恒。它来得静,去得也静,却在人心深处,留下了一抹无法磨灭的金色印记。(石朋庆  湖北省大冶市人民医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