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回复: 0

[四季、环境、睡眠起居养生] 蒹葭凝露秋意浓,白露护眼有妙招

[复制链接]

5

主题

8

回帖

3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2
发表于 昨天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此时昼夜温差增大,天气逐渐转凉,空气中的水汽在夜晚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附着在花草树木的枝叶或花瓣上,宛如颗颗珍珠,煞是好看。但在这诗意的时节,我们的眼睛却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白露为何易“惹”眼干?
眼干的核心原因,是眼睛表面的泪膜不稳定——泪膜就像眼睛的“保湿膜”,由泪液、油脂等成分组成,一旦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保湿膜”破损,眼干便会找上门。而白露的气候,恰好从两方面加剧了这个问题:

1.秋燥伤津,泪液“源头”不足
中医认为,秋季的白露时节“燥邪当令”,空气中的水分减少,人体津液易被“燥气”耗伤。而眼睛是全身最娇嫩的器官,对津液的依赖极强,当身体整体水分不足时,泪腺分泌泪液的“动力”下降,泪液总量减少,眼睛自然失去水润滋养。

2.温差与风,泪液“蒸发”加速
白露时节昼夜温差大,白天干燥的秋风会直接带走眼表泪液;同时,由于白天室外天气依旧炎热,空调仍在大面积使用,空调会进一步抽干空气湿度,让泪液蒸发速度比其他季节快2-3倍。此外,人们专注工作时眨眼次数不自觉减少,泪膜无法及时“刷新”,这就让泪膜在原本就十分干燥的秋季变得更加岌岌可危。
1.png

二、眼干来袭?我们该如何呵护自己的双眼呢?
1.中医食疗,喝出明亮双眸
(1)梨藕百合饮
梨和莲藕是白露“润燥双宝”,能清热生津、补充津液,为眼部提供基础水分滋养;而百合更能滋阴润肺,减少燥邪对身体的损耗,间接缓解眼干。

(2)枸杞菊花麦冬茶
枸杞含β-胡萝卜素(可转化为维生素A),能维护眼表黏膜健康;胎菊清泻肝火,缓解用眼过度导致的眼部不适;麦冬滋阴润燥,减少泪液蒸发,三者搭配兼顾“护眼”与“润燥”。

(3)核桃芝麻茶
核桃仁和芝麻富含Omega-3脂肪酸、维生素E,能滋养眼表脂质层,减少泪液蒸发,同时为眼肌提供营养,改善眼部干燥、紧绷感,且性质温润,符合白露“养收”的节气特点。

2.规律作息,给眼睛放个假
良好的起居习惯对于护眼同样重要。在白露这个节气,我们要顺应自然界阳气收敛的规律,早睡早起,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养。

(1)早睡早起:《黄帝内经》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可以收藏阴精,以养阴气,让身体在夜间得到修复和调整。建议晚上10点前入睡,早上6 - 7点起床,保证每天有7 - 8小时的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能使眼睛的睫状肌得到放松,缓解视疲劳,预防近视的加深。

(2)避免长时间用眼: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要注意控制用眼时间。每连续用眼30 - 40分钟,就应该停下来休息5 - 10分钟,可以看看远处的绿色植物,或者闭目养神,让眼睛得到短暂的放松。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会使眼睛眨眼次数减少,泪液分泌不足,从而导致眼睛干涩、疲劳。

(3)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秋燥时节,室内空气容易变得干燥,这会加速眼睛表面泪液的蒸发,加重眼睛干涩的症状。可以在室内放置一台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保持在40% - 60%为宜。也可以在电脑旁、书桌上摆放一盆绿植,如绿萝、吊兰等,既能增加湿度,又能缓解视觉疲劳。

三、 中医外治,助力秋季养生
1.眼部刮痧
通过刺激穴位、经络使眼周局部毛细血管出现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增加眼周的血液供应,改善眼肌调节功能,消除眼肌过度紧张,又可通过经络疏通全身气血上注于目,使目得到濡养,最终起到缓解或消除眼疲劳的作用。

2.中药定向透药
利用直流电是药物充分电解渗透,达到眼部组织;电流刺激也可刺激血液循坏,促进泪液分泌,改善眼部干燥。

3.眼部艾灸
借灸火的热力刺激眼周局部穴位达到温通经脉,行气活血,改善眼部供血情况。

白露时节,气候宜人,风景如画,正是享受大自然的好时光。让我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做好护眼工作,用明亮的双眸去欣赏秋天的美景,感受生活的美好。记住,呵护眼睛,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从现在开始行动吧!(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