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一种物质——铅,2017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2B类致癌物,2019年被列入第一批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
铅没有刺鼻的气味,也不会让食物变色变味,却能悄无声息地侵入我们的身体。
目前国内公认血铅浓度低于50μg/L为相对安全范围,儿童铅中毒的诊断标准为: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浓度≥100μg/L为高铅水平、血铅浓度≥200μg/L为铅中毒。
令人担忧的是,儿童对铅的吸收率是成人的4~5倍。
那我们要停用铅笔了吗?不!铅笔芯其实是石墨做的,真正需要警惕的是铅笔外表那些色彩鲜艳的涂层和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铅陷阱”。
生活中,哪些物品含铅?
①廉价玩具、文具:颜色鲜艳的的廉价玩具、文具,涂层里可能含铅,儿童随手往嘴里一塞,或者玩耍后不洗手就吃东西,铅就趁机下肚了。
②颜色脱落的餐具:釉上彩陶瓷碗、仿瓷碗、锡制餐具。碗边磨损后颜色脱落,铅悄然溶出随食物进入人体。
③含铅土壤种植的蔬果:蔬菜水果如果长在被铅污染的土壤里,铅就会钻进植物里吃进肚子里。
④劣质美妆美发用品:某些劣质口红、眼影、染发剂或美白产品中可能铅含量超标。
物品中的铅进入人体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①急性铅中毒(罕见但危险):面色苍白、口内含金属味、恶心、呕吐、剧烈腹绞痛。
②慢性铅中毒(更常见):疲倦、乏力、头晕头痛、腹痛、抽筋、食欲不振、睡眠不安,严重时四肢远端麻木、触觉、痛觉减退,并有握力减退等症状。
③贫血:铅进入人体后会影响血红蛋白合成,还会损伤红细胞膜,出现乏力、头晕、脸色苍白的症状。铅还会随血液流动扩散到肝脏、肾脏、肺部、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由于铅进入人体后最早接触的是血液系统,因此贫血往往是铅中毒的第一个警报!
④影响神经系统:铅离子会“伪装”成人体必需的信号分子,干扰细胞的信号传递,永久性影响儿童大脑发育,造成孩子智力下降、多动症、学习障碍等。
超实用居家防铅5件套
①餐具选择:认准“釉下彩”陶瓷,避免用色彩鲜艳的仿瓷碗盛热食。
②玩具把关:远离“三无”彩色玩具,认准国家质检标志的物品。
③卫生习惯:蔬菜水果要正确浸泡清洗或削皮食用;在接触颜色鲜艳的物品后及时洗手,培养儿童饭前洗手的卫生习惯,不要将涂有油漆的玩具和文具放入口中啃咬。
④营养防御:加强膳食营养,日常饮食可以多吃含丰富蛋白质、铁、钙、维生素C的食物,阻挡铅吸收。
⑤购物指南:警惕宣称“快速美白”功效的化妆品,选择通过重金属检测的产品。(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