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路上每天车流如织,可谁能想到轮胎和地面摩擦产生的微小颗粒,竟可能成为河里鱼儿的致命威胁?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真实发生的环境危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轮胎里的“隐形杀手”——6PPD。
一、轮胎里的“不老丹”,竟然有毒?
6PPD,全称(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常被用作橡胶抗氧化剂。
橡胶在我们生活中可是随处可见,轮胎、胶带、胶管、胶鞋……但和人一样,橡胶也会“变老”。日晒雨淋、摩擦冲刷,时间一长,橡胶制品就会开裂、老化,长出“皱纹”。
橡胶作为轮胎的“主力军”,风吹日晒加上高速摩擦,衰老磨损也在加快。为了让轮胎性能开挂,人们发明了不少“神奇调料”,橡胶抗氧化剂6PPD就是其中一员。但问题来了——当轮胎磨损时,6PPD会随着橡胶颗粒进入环境,并在空气中被氧化,变成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6PPD-醌(6PPDQ),毒性大大增加。 据统计,全球每年产生的轮胎磨损颗粒高达数百万吨!
二、6PPDQ可是个“狠角色”
✎难降解:它在环境中很难被分解,会在空气、土壤和水中长期存在。
✎积累性:它会通过呼吸、饮水与食物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最终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有毒性:实验数据表明,过量6PPDQ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对人体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等产生毒性作用。
三、如何避免6PPDQ污染?
6PPDQ这么厉害,无处不在,那我们只能乖乖接受他的审判吗?当然不!3招教你防护:
1. 源头“斩草”
● 寻找绿色“替身”:研发更环保、低毒或无毒的轮胎抗氧化剂,替代6PPD,从根源上减少6PPDQ的产生。
● 工艺“升级”:改进生产工艺,降低6PPD的氧化反应,减少6PPDQ的生成。
2. 环境“净化”
● 污水“解毒”:采用活性炭吸附、生物降解等先进技术,处理含有6PPDQ的废水,降低水体污染。
● 土壤“疗伤”:用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方法,清理受6PPDQ污染的土壤。
3. 个体“防御”
●防护“武装”:轮胎生产、道路维修等职业人员,工作时记得佩戴口罩、手套、防护服,防止6PPDQ从皮肤或呼吸道进入身体。
6PPD虽然让轮胎“永葆青春”,却给环境和生物带来了不小的威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地球减负,为未来加油!(广东省疾病控制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