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回复: 0

古人怎么保护牙齿?牙刷牙膏发明之前,他们用的是什么工具刷牙

[复制链接]

4

主题

9

回帖

3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4
发表于 昨天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牙刷还没被发明出来的时候,古人们都是靠漱口来保护牙齿的。就像《礼记》里写的那样,古人在听到鸡叫第一声时,就起床洗脸漱口了。这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已经知道漱口对牙齿有好处。而且,他们不仅早上漱口,晚上也会漱口,养成了很好的习惯。

隋代巢元方写了一本叫《诸病源候论》的书,他在书里说:“吃完饭要经常漱口,否则容易得蛀牙。”这就是明确告诉我们,漱口对保护牙齿有多么重要。宋代的张呆也写过关于漱口的看法,他觉得晚上临睡前漱口比早上漱口更好,因为这样可以清除牙齿间的食物残渣,让牙齿更坚固。
1.png

古人们漱口可不是随便漱漱的,他们还有专门的“漱口剂”,比如盐水、浓茶、酒等。唐代的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每天早上用一点盐放在嘴里,再用温水含漱,可以让牙齿更牢固。而用浓茶漱口则可以去除口腔的油腻,让脾胃更舒服。同时,茶水还可以把牙齿上的肉屑洗掉,不需要用手去剔牙。

到了宋代,人们开始使用初级的牙膏和牙刷。当时的医书里记载了一种药膏药齿法,就是把柳枝、槐枝、桑枝煎成水熬成膏,再加入姜汁、细辛等东西,用来擦牙。这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牙膏了。不过说实话,这种牙膏其实更像是“药膏”。与之配套使用的,就是植毛牙刷了。

宋代的周守中在《养生类纂》里写道:“那时候的牙刷都是用马尾做的。”这说明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已经开始用带毛的牙刷来刷牙了。只是最初的材质是马尾,这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吧。

北宋的大文豪苏轼还自己配制过牙粉呢!他把松脂和茯苓晒干捣成粉末,筛出细粉来装在小袋子里。这就是“苏氏牙粉”了。刷牙的时候,他先把一小勺牙粉放在嘴里,喝口水漱一下再吐出来,然后再刷牙。这种方法就像现在医生先用药棉消毒再扎针一样。

北宋的科学家沈括也配制过牙粉,“沈氏牙粉”的主要成分是苦参。它的制作方法和“苏氏牙粉”差不多,但刷牙的方法却不同:苏轼是先用牙粉漱口再刷牙;而沈括则是在马尾巴牙刷上蘸点清水洒上牙粉就直接刷牙了。(南瓜午夜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