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中药学

狼把草
狼把草【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菊科植物大狼把草的全草。【性味】苦,平。【功效】补气,清热。【临床应用】1.用于体虚无力。本品有补气作用,主要用于脱力劳伤、倦怠乏力,常配合大枣煎服;对体虚无力、盗汗、咯血 ...
2019-11-28 10:08
黄精
黄 精 Huángjīng(《名医别录》)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 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 ...
2019-11-28 10:07
人胞(附:脐带)
人胞(附:脐带)【药用】本品为人的胎盘。【性味与归经】甘、咸,温。入心、肺、肾经。【功效】益气,补精血。【临床应用】用于虚损瘦弱、气血两亏,及肺虚喘咳等症。人胞为大补气血的药物,故适用于气虚乏力、劳损 ...
2019-11-28 10:06
饴糖
饴糖【药用】本品为以糯米或粳米磨成粉,煮熟,加入麦芽,搅合均匀,微火煎熬而成的饴。【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入脾、胃、肺经。【功效】补中缓痛,润肺止咳。【临床应用】1.用于中气虚乏,腹中急痛等症。饴糖甘润 ...
2019-11-28 10:05
甘草
甘 草 Gāncǎo(《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e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主产于内蒙古、甘肃、黑龙江。春、秋二季 ...
2019-11-28 10:04
大枣
大 枣 Dàzǎo(《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鼠李科植物枣 Ziziphus jujuba Mall.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用时破开或去核。本品气微香,味甜。以个大、色红、 ...
2019-11-28 10:03
扁豆(附:扁豆衣、扁豆花)
扁豆(附:扁豆衣、扁豆花)【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豆科植物稨豆的成熟种子。【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入脾、胃经。【功效】健脾化湿。【临床应用】1.用于脾虚泄泻,妇女白带等症。扁豆补脾而不滋腻,化湿而不燥烈 ...
2019-11-28 10:02
山药
山 药 Shānyào(《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河南、河北,传统认为河南古怀庆府(今河南焦作所辖的温县、武陟、博爱、沁阳等县)所产者品质最佳,故有“ ...
2019-11-28 10:00
白朮
白朮【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朮的根茎。【性味与归经】苦、甘,温。入脾、胃经。【功效】补脾燥湿,利水,止汗。【临床应用】1.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胀满,倦怠乏力,泄泻等症。白朮有补脾燥湿的作用,故可 ...
2019-11-28 09:59
黄耆
黄耆【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豆科植物内蒙黄耆、膜荚黄耆或其它同属相近种植物的根。【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入脾、肺经。【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退肿。【临床应用】1.用于气虚衰弱,倦怠乏力 ...
2019-11-28 09:57
孩儿参
孩儿参【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块根。【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平。入脾、肺经。【功效】补气养胃。【临床应用】用于病后虚弱,倦怠乏力,饮食减少,心悸,自汗,津少口渴及小儿消瘦等症。本品功 ...
2019-11-28 09:34
党参
党 参 Dǎngshēn(《增订本草备要》)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 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素花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 var. modesta (Nannf.) L.T.Shen 或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 ...
2019-11-28 09:33
人参
人 参 Rénshēn(《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 Mey.的干燥根和根茎。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传统以吉林抚松县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称吉林参。野生者名“山参”;栽培者俗称“园 ...
2019-11-28 09:32
第一节 补气药
第一节 补气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属甘温或甘平,主归脾、肺经,部分药物又归心、肾经,以补气为主要功效,能补益脏气以纠正脏气的虚衰。补气又包括补脾气、补肺气、补心气、补肾气、补元气等具体功效。因此,补气药的 ...
2019-11-28 09:31
第二十四章 补虚药
第二十四章 补虚药 凡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也称补益药或补养药。 本类药物能够扶助正气,补益精微,根据“甘能补”的理论,故一般具有甘味。各类补虚 ...
2019-11-28 09:30

相关分类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