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中药学

猪苓
猪苓【药用】多孔菌科真菌猪苓Polyporusumbellatus(Pers.)Fries的菌核。【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肾、膀胱经。【功效】利水渗湿【临床应用】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等症。猪苓甘淡渗泄,利尿 ...
2019-11-4 15:08
茯苓
茯 苓 Fúílng(《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干燥菌核。主产于安徽、云南、湖北。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 ...
2019-11-4 15:06
利水渗湿药应用注意事项
利水渗湿药应用注意事项一、利水渗湿药功能有偏于利水渗湿、利水消肿、利水通淋以及利湿退黄之不同,应跟据具体病情适当选用。二、水湿病症,有兼热兼寒之分,应用时需配合清热药与祛寒药同用。如兼有脾虚不足,肾阳 ...
2019-11-4 14:39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凡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水湿内停病证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 本类药物味多甘淡或苦,主归膀胱、小肠、肾、脾经,作用趋向偏于下行,淡能渗利,苦能降泄。本类药物具有利 ...
2019-11-1 11:52
其它具有泻下功效的药物
其它具有泻下功效的药物一、润肠通便:桃仁(活血祛瘀药)、苏子、杏仁(化痰止咳平喘药)、柏子仁(安神药)、蜂蜜、当归、何首乌、桑椹子、肉苁蓉、胡桃肉、天门冬(补虚药)。二、导滞:枳实(理气药)三、滑肠通 ...
2019-11-1 11:49
泻下药应用注意事项
泻下药应用注意事项一、泻下药可因其性能可分为攻下、润下、峻下逐水三类不同药物,在应用上各有一定的适应症,必须根据病情选用适当药物进行治疗,否则病重药轻,不能奏效,病轻药重,又易伤正。二、泻下药每因兼夹 ...
2019-10-30 11:58
巴豆
巴豆【药用】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巴豆树的成熟种子。【性味与归经】辛、热。有大毒。入胃、大肠经。【功效】泻下逐水,劫痰,蚀疮。【临床应用】1.用于寒积便秘,水肿腹水。巴豆药性猛烈,为温通峻下药,能祛寒积而通便 ...
2019-10-30 11:57
乌臼根皮
乌臼根皮【药用】本品为大戟科植物乌臼树的根白皮。【性味与归经】苦,微温。入肺、脾、肾、大肠经。【功效】泻下逐水。【临床应用】用于水肿胀满。本品有泻下逐水的功效,对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 ...
2019-10-30 11:56
商陆
商 陆 Shānglù(《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商陆科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或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的干燥根。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河南、安徽、湖北。秋季至次春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 ...
2019-10-30 11:53
续随子
续随子【药用】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成熟种子。【性味与归经】辛,温。有毒。入肝、肾经。【功效】泻下逐水,破血散症。【临床应用】1.用于水肿腹水、二便不利等症。续随子泻下逐水的作用,甚为峻烈,且能利尿, ...
2019-10-30 11:52
芫花
芫 花 Yuánhuā(《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瑞香科植物芫花Daphne genkwa Sieb.et Zucc.的干燥花蕾。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山东、福建。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本品气微,味甘、微辛。以花蕾多而 ...
2019-10-30 11:51
大戟
大戟【药用】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或大戟科植物京大戟的根。【性味与归经】苦,寒。有毒。入肺、脾、肾经。【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临床应用】1.用于水肿腹水,留饮胸痛等症。大戟攻水逐饮的功效,与甘 ...
2019-10-30 11:48
甘遂
甘 遂 Gānsuí(《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T.N.Liou ex T.P.Wang的干燥块根。主产于陕西、河南、山西。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叶枯萎后采挖,除去外皮,晒干。本品气微,味微甘而辣。以 ...
2019-10-30 11:45
牵牛子
牵牛子 Qiānniúzǐ(《名医别录》) 本品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L.) Choisy或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 (L.)Voigt的干燥成熟种子。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秋末果实成熟、果壳未开裂时采割植株, ...
2019-10-30 11:42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本类药物大多苦寒有毒,药力峻猛,服药后能引起剧烈腹泻,有的兼能利尿,能使体内潴留的水饮通过二便排出体外,消除肿胀。适用于全身水肿,大腹胀满,以及停饮等正气未衰,邪盛证急之证。 本类药 ...
2019-10-30 11:33

相关分类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