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苈子

2019-11-26 11:30|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432| 评论: 0

摘要: 葶苈子 Tíngìlzǐ(《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 (L.) Webb. ex Prantl. 或独行菜 Lepidium apetalum Willd. 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南葶苈子”,后者习称“北葶苈子”。 ...

葶苈子 Tíngìlzǐ(《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 L. Webb. ex Prantl. 或独行菜 Lepidium apetalum Willd. 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南葶苈子”,后者习称“北葶苈子”。主产于河北、辽宁、内蒙古、江西、安徽。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南葶苈子气微,味微辛、苦,略带黏性;北葶苈子味微辛辣,黏性较强。以粒充实、棕色者为佳。生用或炒用。

【药性】辛、苦,大寒。

【归经】归肺、膀胱经。

【功效】泻肺平喘,行水消肿。

【应用】

1.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 本品苦泄辛散,功专泻肺之实而下气定喘,尤善泻肺中水饮及痰火。治痰涎壅盛,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常配伍大枣,以缓制峻,如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还常与紫苏子、苦杏仁、桑白皮等同用,以增强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之效。若治肺痈,痰火壅肺,热毒壅盛,咳唾腥臭脓痰,常与桔梗、金银花、薏苡仁等同用。

2.水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 本品能泻肺气之壅闭,而通调水道,行水消肿。治肺气壅闭,水饮停聚之水肿胀满,小便不利,可与牵牛子、茯苓皮、大腹皮等同用,以增强泄水退肿之效。治痰热结胸,饮停胸胁,常与苦杏仁、大黄、芒硝等同用,如大陷胸丸(《伤寒论》)。治湿热蕴阻之腹水肿满,常与防己、椒目、大黄等同用,如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

【用法用量】煎服,310g,包煎。

【鉴别用药】桑白皮与葶苈子均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治肺热及肺中水气,或痰饮咳喘及水肿证。但桑白皮甘寒,作用较缓,长于清肺热、泻肺火以平喘止咳,多用于肺热咳喘及皮肤水肿;葶苈子苦寒,作用峻猛,非实证不用,长于泻肺行水以平喘,多治痰壅邪盛之喘咳不得平卧及胸腹积水。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黄酮类成分: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槲皮素等;挥发油:芥子油,异硫氰酸苄酯等;脂肪酸类成分:亚油酸、亚麻酸等。还含生物碱等。《中国药典》规定南葶苈子含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C33H40022)不得少于0.075%,饮片不得少于0.080%

2.药理作用 葶苈子所含芥子苷是镇咳的有效成分,炒用可提高芥子苷含量,故镇咳效果更好。葶苈子中的葶苈苷、葶苈子水提液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心作用,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减慢,对衰弱的心脏可以增加心输出量,降低静脉压。葶苈苷对动物有利尿作用。此外,葶苈子尚具有降血脂、抗抑郁、抗血小板聚集、抗肿瘤及抗菌等作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海浮石下一篇:昆布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