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兜铃

2019-11-26 11:49|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326| 评论: 0

摘要: 马兜铃 Mǎdōulíng(《药性论》) 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 Bge.或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北、山东、陕西。秋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收,干燥。 ...

马兜铃 Mǎdōulíng(《药性论》)


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 Bge.或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北、山东、陕西。秋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收,干燥。本品气特异,味微苦。以色黄绿、种子充实者为佳。生用、炒用或蜜炙用。

【药性】苦,微寒。

【归经】归肺、大肠经。

【功效】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

【应用】

1.肺热咳喘,痰中带血 本品味苦降泄,性寒清热,兼可化痰,故善降肺气、清痰火而止咳平喘,凡一切咳嗽痰喘属于肺热、燥热者皆可用之。治疗痰热壅肺,咳喘胸满,痰黄质稠,常与桑白皮、葶苈子、半夏同用,以泻肺平喘、化痰降逆;若肺热阴虚咳喘,痰少咽干口渴,常与麦冬、天冬、知母等同用,以清热养阴、润肺止咳;若虚火内炽,痰中带血,常与阿胶、牛蒡子、苦杏仁等同用,如补肺阿胶汤(《小儿药证直诀》)。

2.肠热痔血,痔疮肿痛 本品又能清泄大肠实热,用治大肠壅热所致的痔疮肿痛、出血,可单用本品煎汤内服,或熏洗患处,也可与槐角、地榆等同用,熏洗局部,以消肿止痛,凉血止血。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肺虚久咳蜜炙用,其余生用。

【使用注意】本品含马兜铃酸,长期、大剂量服用可引起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儿童及老年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马兜铃酸类成分:马兜铃酸AE7-甲氧基-8-羟基马兜铃酸等;生物碱类成分:木兰花碱、轮环藤酚碱等;挥发油:马兜铃烯、马兜铃酮等。

2.药理作用 马兜铃醇提物有镇咳、平喘和镇痛作用。马兜铃煎剂有一定的祛痰和抗炎作用。马兜铃素(主要成分为马兜铃酸A)对环磷酰胺和60Co照射的动物低白模型有明显的升白作用。马兜铃中的木兰碱对动物有明显降压作用。马兜铃碱对动物肠管和子宫末梢血管有收缩作用。马兜铃酸在体外对多种细菌、真菌和酵母菌有抑制作用。

3.不良反应 服用马兜铃3090g可引起机体中毒,临床表现为频繁恶心、呕吐、心烦、头晕、气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蛋白尿、血尿、肾衰竭、出血性下痢、知觉麻痹、嗜睡、瞳孔散大、呼吸困难。中毒主要原因是马兜铃所含的马兜铃酸是一种有肾毒性的化学成分;所含木兰花碱对神经节有阻断作用,并具有箭毒样作用。

附药:青木香、天仙藤

1.青木香 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 Zucc.和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 Bge. 的干燥根。性味辛、苦、寒,小毒;归肝、胃经。功能行气止痛,解毒消肿。适用于肝胃气滞之胸胁脘腹疼痛,泻痢腹痛,疔疮肿毒,皮肤湿疮,毒蛇咬伤。煎服,39g;研末服,1.52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磨汁涂。本品过量服用可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又因含马兜铃酸,过量或长期服用可损伤肾功能,故不宜过量或持续内服,脾胃虚寒者慎服,肾病患者忌服。

2.天仙藤 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 Zucc.,或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 Bge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苦,温;归肝、脾、肾经。功能行气活血,通络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之脘腹刺痛,风湿痹痛。煎服,36g。本品含马兜铃酸,可引起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儿童及老年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忌服。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杏仁(附:甜杏仁)下一篇:枇杷叶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