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剂

2019-12-2 13:26| 发布者: 决明子| 查看: 959| 评论: 0

摘要: 第十六章 祛湿剂 凡以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为主,用于治疗水湿病证的方剂,统称为祛湿剂。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湿淫所胜……以苦燥之,以淡泄之”,以及《素问·汤液醪醴论》“洁净府”的原则立法,属于 ...

第十六章 祛湿剂

 

凡以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为主,用于治疗水湿病证的方剂,统称为祛湿剂。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湿淫所胜……以苦燥之,以淡泄之”,以及《素问·汤液醪醴论》“洁净府”的原则立法,属于“八法”中的“消法”。

湿与水异名而同类,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湿邪为患,有外湿与内湿之分。外湿与内湿又常相兼为病。大抵湿邪在外在上者,可微汗疏解以散之;在内在下者,可芳香苦燥而化之,或甘淡渗利以除之;水湿壅盛,形气俱实者,又可攻下以逐之;湿从寒化者,宜温阳化湿;湿从热化者,宜清热祛湿;湿浊下注,淋浊带下者,则宜分清化浊以治之。故本章方剂分为化湿和胃剂、清热祛湿剂、利水渗湿剂、温化寒湿剂、祛湿化浊剂、祛风胜湿剂六类。其中,外湿之证,治以汗法为主者,已于解表剂中论述;水湿壅盛,治以攻逐水饮者,已于泻下剂中论述。

祛湿剂多由芳香温燥或甘淡渗利之品组成,易于耗伤阴津,且辛香之品亦易耗气,渗利之剂有碍胎元,故素体阴血不足,或病后体弱者及孕妇等应慎用。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平胃散为治疗湿滞脾胃之基础方?

2.平胃散与藿香正气散皆有化湿和中之功,二者的适应证有何不同,为什么?

3.查阅《温病条辨》“五加减正气散”,并与藿香正气散进行用药配伍比较,深刻理解“方之精,变也”之义。

4.茵陈蒿汤为治湿热黄疸之代表方,其配伍有何特点?

5.茵陈蒿汤、八正散两方中配伍大黄的意义是什么?

6.结合导赤散、龙胆泻肝汤、小蓟饮子、八正散四方中生地黄与木通的配伍,谈谈你对古人遣药组方的理解。三方临证应如何鉴别应用?

7.联系三仁汤分析《温病条辨》中提出湿温初起“三禁”的临床意义。

8.甘露消毒丹应以何药为君,为什么?

9.连朴饮、五苓散、理中丸、藿香正气散等均可用治霍乱,如何区别应用?

10.当归拈痛汤治证属湿热,何以辛温之羌活为君?方名取“当归”之意为何?

11.服五苓散为何宜“多饮暖水”?方中配伍桂枝有何意义?为何重用泽泻为君?

12.猪苓汤中为何伍用阿胶?

13.简述五苓散与猪苓汤在组成、配伍、功用、主治等方面的异同点。

14.简析黄芪在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补阳还五汤、防己黄芪汤等方中的配伍意义。

15.苓桂术甘汤组方配伍是如何体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

16.鉴别苓桂术甘汤、理中丸、肾著汤、四君子汤组方用药及配伍之异同。

17.桂枝汤、小建中汤、当归四逆汤、肾气丸、桃核承气汤、桂枝茯苓丸、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方配伍桂枝的意义是什么?

18.真武汤中芍药的配伍意义是什么?从方中用药配伍分析真武汤与附子汤何者偏于温肾?何者偏于温脾?

19.五苓散、五皮散、真武汤、实脾散等均可治疗水肿,临证应如何区别使用?

20.完带汤以何药为君,为什么?方中柴胡、芥穗与白芍的配伍意义是什么?

21.从组成、主治、功用等方面比较羌活胜湿汤与九味羌活汤的异同。

22.独活寄生汤何药用量独重,为什么?怎样理解本方的组方原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