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胜湿剂●羌活胜湿汤《脾胃论》

2019-12-2 13:40| 发布者: 决明子| 查看: 929| 评论: 0

摘要: 第六节 祛风胜湿剂 祛风胜湿剂,适用于风湿在表所致的头痛身重,或风湿痹阻经络所致的肢节不利、腰膝顽麻痹痛等证。代表方如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等。 羌活胜湿汤 《脾胃论》 【组成】羌活 独活各一钱(各6g)藁本 ...

第六节 祛风胜湿剂


祛风胜湿剂,适用于风湿在表所致的头痛身重,或风湿痹阻经络所致的肢节不利、腰膝顽麻痹痛等证。代表方如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等。

羌活胜湿汤

《脾胃论》


【组成】羌活 独活各一钱(6g) 藁本 防风 甘草炙,各五分(3g) 蔓荆子三分(2g) 川芎二分(1.5g)

【用法】上咬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风湿犯表之痹证。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

【证治机理】本证由汗出当风,或久居湿地,风湿之邪侵袭肌表所致。风湿相搏,郁于肌腠,阻于经络,则头痛身重、肩背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为风湿郁于肌表之象。风湿在表,宜从汗解,故法当祛风胜湿,宣痹止痛。

【方解】方中羌活、独活辛苦温燥,皆可祛风除湿,通利关节。其中羌活善祛上部风湿,独活善祛下部风湿,二者合用,可散周身风湿而止痹痛,共为君药。防风散风胜湿而治一身之痛;川芎上行头目,旁通络脉,既可疏散周身风邪,又能活血行气而止头身之痛,共助君药散邪通痹止痛之力,用为臣药。藁本疏散太阳经之风寒湿邪,且善达巅顶而止头痛;蔓荆子亦轻浮上行,主散头面之邪,并可清利头目,俱为佐药。甘草缓诸药辛散之性,并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配伍,可祛风胜湿,宣痹止痛。

【配伍特点】独取辛温行散之法,量小轻扬微汗蠲痹。

【运用】本方为治疗风湿在表痹证之常用方。以头身重痛,或腰脊疼痛,苔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鉴别】羌活胜湿汤与九味羌活汤均用羌活、防风、川芎和甘草,皆可祛风除湿止痛,治疗风湿在表之头身疼痛。但九味羌活汤配伍细辛、白芷、苍术及生地、黄芩,发汗解表力强,兼能清热,主治风寒湿邪在表而里有蕴热之证,其症以恶寒发热为主,兼见口苦微渴;羌活胜湿汤则配伍独活、藁本、蔓荆子,以祛周身风湿见长,方中各药用量较小,发汗之力逊之,主治风湿客于肌表经络之证,其症以头身、腰脊重痛为主。

【方论选录】此治头项之湿,故用羌、防、芎、藁一派风药,以祛上盛之邪。然热虽上浮,湿本下著,所以复用独活透达少阴之经。其妙用尤在缓取微似之汗,故剂中加用甘草,以缓诸药辛散之性,则湿著之邪,亦得从之缓去,无藉大开汗孔,急驱风邪之法,使肌腠馁弱无力,湿邪因之内缩,但风去而湿不去也。(张璐《张氏医通》卷十三)

【医案举例】张三锡治一人,体厚,自觉遍身沉重,难以转侧,两膝时痛肿,不红不硬,六脉濡弱,天阴更甚。作湿郁治,加减羌活胜湿汤,不十剂愈。(《续名医类案》)

【方歌】羌活胜湿羌独芎,甘蔓藁本与防风,

湿气在表头腰重,发汗升阳有奇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