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易筋经特点

2023-7-28 10:18|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185| 评论: 0

摘要: 易筋经特点 一、抻筋拔骨 易筋经十二势动作均要求上下肢与躯体得到充分屈伸、内收、外转等运动,从而使全身的骨骼及关节在定势动作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全方位运动。其目的就是通过“抻筋拔骨”,牵动脊柱与 ... ...

第二节 易筋经特点

 

一、抻筋拔骨

易筋经十二势动作均要求上下肢与躯体得到充分屈伸、内收、外转等运动,从而使全身的骨骼及关节在定势动作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全方位运动。其目的就是通过“抻筋拔骨”,牵动脊柱与筋骨。如“九鬼拔马刀势”中的脊柱左右旋转与抻筋拔骨动作,“打躬势”中脊柱的主动前屈,“掉尾势”中脊柱前屈并在背伸的状态下侧伸动作,通过脊柱的旋转屈伸运动以带动四肢、内脏的运动,进而调节脏腑功能,畅通气血,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现代运动医学表明,通过充分的肢体屈伸,牵伸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提高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以及骨关节柔韧性、灵活性。并通过脊柱的拔伸屈曲运动来刺激背部的腧穴、疏通夹脊,顺畅任督二脉,调节脏腑气机,达到健身防病、益寿延年的目的。实际上脊柱拔展屈伸的运动,调节了脊髓和神经根,增强了其对各器官的协调作用。


二、以形导气

本功法习练时要求形体放松,呼吸自然,均匀流畅,不喘不滞,勿追求呼吸的深长与细柔。意念要求内静澄心,正如古云“将欲行持,先须闭目冥心,握固神思,摒去纷扰,澄心调息,至神气凝定,然后依次如式行之”。但动作要求不加意念引导,只要求意随形体动作的运动而变化,也就是在动作锻炼中,以动作导引气的运行,做到意随形走,意气相随。同时,在某些动作中,需要适当地配合意识活动。如“掌托天门势”中双手上托时,要求用意念观注两掌;“摘星换斗势”中要求目视上掌,意存腰间命门处;“青龙探爪势”时,要求意存掌心。而另一些动作虽然不要求配合意存,但却要求配合景象的意念调节。如“三盘落地势”中下按与上托时,两掌下按如水上浮球,上托如千斤重物之意境;“出爪亮翅势”中伸臂推掌时,两掌有排山之感;“倒拽九牛尾势”中拽拉时,两膀如拽牛尾;“打躬击鼓势”中脊椎屈伸时,应体验身体如“勾”一样的卷曲伸展运动。这些都要求意随形走,用意要轻,似有似无,切忌刻意执着于意念。另外,本功法在练习某些特定动作的过程中要求呼气时发音(可不发出声音)。如“三盘落地势”中的身体下蹲、两掌下按时,要求配合动作口吐“嗨”音,目的是为了下蹲时气沉下丹田,而不因下蹲造成下肢紧张,引起气上逆至头部;同时口吐“嗨”音,气沉丹田,可以起到强肾育丹田之气的作用。因此,在该势动作中要求配合吐音、呼气,并注意口型,吐“嗨”音口微张,音从喉发出,上唇着力压于龈交穴,下唇松,不着力于承浆穴。这是本法中“调息”的特别之处。


三、协调平衡

本功法动作要求肢体与躯干之间、肢体与肢体之间的左右上下,以及肢体的对称与非对称,都应有机地整体协调运动;动作的运动方向为左右、前后、上下,锻炼路线为对称或单一的直线或弧线,肢体左右的对称协调,彼此相随,密切配合,呈现出动作舒展连贯、柔畅协调的神韵。动作肌肉放松,用力圆柔而轻盈,不使蛮力,不僵硬,刚柔相济,使肢体的协调性与平衡性得到较好的锻炼。  (推拿功法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