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肥胖的话题,不论是书籍专著,还是网上热帖,讨论得甚为广泛和深入,诸如中医的什么食积啦、痰湿啦、脾虚啦、气虚啦、络阻啦,西医的什么遗传倾向性啦、营养过剩啦、生活方式不良啦、内分泌紊乱啦,等等。今天笔者就试着从大家都未提到的一个角度,来投砾引珠谈一谈。笔者所说的这个角度就是人类进化与遗传对肥胖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自然界是适者生存。那么,人作为自然界的一员,自然而然也会根据最适合自身物种繁衍、发展的情形做出选择并代际传递。代际传递就是通过把生存意识、人生智慧、危机信息、避险本能等储进DNA,遗传给下一代。 那么人类的诞生与发展历程就是这些个经验的不断“注入”、“发酵”、“定型”、“沉淀”、“取用”的过程。从精子与卵子的精巧结合到受精卵、到胎儿、到新生儿、到婴幼儿、到少儿、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每一阶段,作为群居的社会物种都被赋予了不同使命,人体其本身及其承载的认知、智慧也是做出了相应的“安排”——成人形、长身体、开认知、集智慧、承担当、衰老去。 中年前都是围绕自己的存在而从形体和认知上的“长”而运行,而人至中年,则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需要能扛风险、承担整个大家庭生死存亡的。如果这个时候的中年人因为自身身体的原因倒下了,则这个家庭就倒下了。这样子的多了,则对人类物种延续就构成了灾难。所以,这个时候记载着人类适应自然的各种信息的DNA就会不知不觉中发挥起抗风险的作用——其中之一,就是不长个,只长肉,尤其是脂肪,不论男女。 为什么需要积累脂肪呢?因为,古代生存条件极差,忍饥挨饿常见,还要跟野生大型动物搏斗而争取生存空间,还有族群间的攻伐互斗,如果体格不行,就会肉体消失。我们知道人行动的能量一般来源于糖,但非常时期就是靠的脂肪转换。因此,人到中年时,必然会启动物种的防御机制——基因使然,必然就会发胖。 这就是笔者认为的中年人易胖的终极原因。 但易胖,在古代生产力极其低下的背景下,是自然的选择,是人类物种自我保护机制启动的体现;但时至生产力发达的今日,就要有意识的控制饮食和脂肪的摄入了。按中医的理论,凡事,过则伤。营养过剩,则诸如“三高”类的“富贵病”就来了。 正是因为人类DNA中的物种长期发展形成的“生存智慧”的本能使然非常强大,也即遗传倾向性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人类想轻而易举克服中年脂肪堆积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要想保持好身材,青少年期就得注意营养的摄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尤为关键,等到青年,尤其是中年时,才想起控制体重就会感觉非常非常的困难了。 这是笔者首次对中年易胖发表这方面的浅见,不是很成熟。之前没在其它地方见过类似的观点(也许是笔者孤陋寡闻),现班门弄斧粗略地阐述到这启疾光,只是觉得值得探讨,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起到一定的启迪的作用,为研究、认识肥胖打开另一扇窗,望大家多指教。(宝尤好首发中医启疾光网。转载请注明出自启疾光网,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