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乌药汤 《奇效良方》 【组成】乌药 缩砂 木香 延胡索各一两(各6g) 香附炒,去毛,二两(9g) 甘草一两半(9g) 【用法】上细锉。每服七钱(20g),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不拘时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行气活血,调经止痛。 【主治】肝郁气滞之痛经。月经前或月经初行时,少腹胀痛,胀甚于痛,或连胸胁、乳房胀痛,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证治机理]本证因肝郁气滞,血行不畅,气机郁滞所致。则或经前或经期少腹疼痛,胀甚于痛。肝之经脉循胸布胁,肝气郁滞,则胸胁乳房胀痛,脉弦。治当行气活血,调经止痛。 【方解】方中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重用为君。乌药辛散温通,助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延胡索行气活血,调经止痛。两药相合,气血同治,共为臣药。木香、砂仁行气止痛而消胀,生姜温胃散寒,均为佐药。甘草缓急止痛,兼调诸药,为佐使之用。诸药合用,共奏行气活血、调经止痛之功。 【配伍特点】辛香温散,寓行血于疏肝调经之中,气血兼顾。 【运用】本方为治疗肝郁气滞之痛经的常用方。以经前少腹胀痛,胀甚于痛为辨证要点。[附方) 1.乌药汤(《兰室秘藏》) 当归 甘草木香各五钱(1.5g) 乌药-两(3g)香附子炒,二两(6g) 上咬咀,每服五钱,水二大盏,去滓,温服,食前。功用:行气疏肝,调经止痛。主治:瘀血夹逆气内阻,经前及经行腹痛。 2.正气天香散(《医学纲目》引河间方)乌药二两(6g) 香附末,八两(24g)陈皮苏叶干姜各一两(各3g) 上为细末,每次三钱(9g),水调服。功用:行气温中,调经止痛。主治:妇女诸气作痛,或上冲心胸,或攻筑胁肋,腹中结块刺痛,口渴,月水不调,或眩晕呕吐,往来寒热。 【鉴别】加味乌药汤与乌药汤均有行气止痛之功。但加味乌药汤较乌药汤去当归,加砂仁、延胡索、生姜,养血之功逊而行气活血之力强,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之痛经;而乌药汤行气止痛,且养血活血,用于治疗肝郁气血不和之痛经。 加味乌药汤与正气天香散均有行气止痛之功。但加味乌药汤兼具活血之力,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之痛经;而正气天香散兼可温中和胃,用于治疗肝脾寒滞、气机不畅所致诸痛。 【方歌】加味乌药汤砂仁,香附木香姜草伦, 配人延胡共七味,经前胀痛效堪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