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饮食●辛凉解表类

2025-10-13 15:35|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58| 评论: 0

摘要: 辛凉解表类 桑叶 【基原】为桑科植物桑的叶。 【异名】又名铁扇子、冬桑叶、霜桑叶。 【性味归经】甘、苦,寒。入肺、肝经。 【功效】疏风清热,清肝明目。 【应用】 1. 风热感冒:本品轻清凉散以疏风热,可单用煮 ...

辛凉解表类


桑叶

【基原】为桑科植物桑的叶。

【异名】又名铁扇子、冬桑叶、霜桑叶。

【性味归经】甘、苦,寒。入肺、肝经。

【功效】疏风清热,清肝明目。

【应用】

1. 风热感冒:本品轻清凉散以疏风热,可单用煮水代茶饮,或配伍菊花等同用。

2. 风热眩晕、目赤肿痛、多泪:可配伍菊花、枸杞子、黑芝麻等同用。

3. 肝阴不足,眼目昏花:桑麻膏,取桑叶研末、黑芝麻研末,加入适量白蜜熬膏,空腹时用盐汤、临睡时用温酒调食。

【使用注意】

诸养生不忌。

【按语】

桑叶为清热凉血养生食品。日常饮之可清肺泻胃、清肝凉血,适于热性体质以及肠胃积滞者食用。


菊花

【基原】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因产地、花色、加工方法的不同又有白菊花、黄菊花、杭菊花、滁菊花等不同。

【异名】又名金精、甘菊、甜菊花。

【性味归经】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风清热,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应用】

风热感冒及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可配伍桑叶同用;或用菊花粥,以粳米煮粥近熟,再入菊花略煮,调以白糖进食。

【使用注意】

清热宜用黄菊花,养生宜用白菊花。

【按语】

菊花为清热解毒养生食品,适于热性体质、肠胃积热、以及老年人食用,尤宜暑期炎热食用。常用养生方如菊花拌鸡丝、菊花馅饼等。

【参考文献】

1.《本草纲目》:“嫩叶及花皆可炸食。”

2.《随息居饮食谱》:“点茶、蒸露、酿酒皆佳。”


薄荷

【基原】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全草或叶。

【异名】又名番荷菜、升阳菜。

【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止痛,宣散透疹。

【应用】

1.风热感冒及温病初起。多配伍应用,薄荷研细末,加入蜂蜜或白砂糖,制丸食,善清风热,名为薄荷糖。(《简便单方》)

2.风热咽喉肿痛。可配伍桔梗等同用。或用薄荷甘草汤,薄荷、甘草适量,煮汤代茶饮,为口齿咽喉圣药。(《调疾饮食辨》)

3.麻疹初期,疹透不畅以及风疹瘙痒。可配伍荆芥等同用。

此外,还可用于肝郁气滞,胸闷胁胀,血痢。

【使用注意】

有表虚自汗及阴虚血燥者不宜食用。

【按语】

薄荷为清利头目养生食品。适于热性体质、肝郁气滞体质者食用,常用食疗方如薄荷糖等,亦可煎汤代茶饮。

【参考文献】

1.《医学衷中参西录》:“以之作蔬,不以之作药。至唐时始列于药品。”

2.《本草纲目》:“吴、越、川、湖人多以代茶”。


淡豆豉

【基原】为大豆经加工而成。

【异名】又名香豉、淡豉、豆豉,做调味品供食。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胃经。

【功效】解表、除烦、宣郁、调中。

【应用】

1.用于感冒风寒或风热,多配伍应用。

2.用于胃脘胀闷、食欲不振以及断乳后乳胀。可单用煮汤食。

3.用于伤寒暴下及滞痢腹痛。常用豉薤汤:豆豉、薤白,煮汤食。

【使用注意】

诸养生不忌。

【按语】

本品为调畅气机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调畅脾胃气机、安胎养孕。适于脾胃气滞体质以及孕妇食用。常用养生方如豆豉炖鸡。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