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虚热剂●清骨散 《证治准绳》

2019-10-30 14:32| 发布者: 决明子| 查看: 783| 评论: 0

摘要: 清骨散 《证治准绳》 【组成】银柴胡一钱五分(5g) 胡黄连、秦艽、鳖甲醋炙、地骨皮、青蒿、知母各一钱(各3g)甘草五分(2g) 【用法】水二盅,煎八分,食远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虚热,退骨蒸。 【主治】肝 ...

清骨散

《证治准绳》

 

【组成】银柴胡一钱五分(5g) 胡黄连、秦艽、鳖甲醋炙、地骨皮、青蒿、知母各一钱(3g) 甘草五分(2g)

【用法】水二盅,煎八分,食远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虚热,退骨蒸。

【主治】肝肾阴虚,虚火内扰证。骨蒸潮热,或低热日久不退,形体消瘦,唇红颧赤,困倦盗汗,或口渴心烦,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治机理】本证由肝肾阴虚,虚火内扰所致。阴虚则生内热,虚热蕴蒸,发为骨蒸潮热、心烦口渴;虚火上炎,则唇红颊赤;虚火迫津外泄,故夜寐汗出;真阴亏损,不能充养肌肤,日久遂致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象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候。是证以虚火为重,虚火不降则阴愈亏,阴愈亏而火愈炽,治以清虚热为主,佐以滋阴。

【方解】方中银柴胡甘苦微寒,直入阴分而清热凉血,善退虚劳骨蒸之热,且无苦燥之弊,为君药。知母泻火滋阴以退虚热;胡黄连入血分而清虚热;地骨皮凉血而退有汗之骨蒸,三药俱入阴退虚火,以助银柴胡清骨蒸劳热,共为臣药。秦艽、青蒿皆辛散透热之品,清虚热并透伏热以外解;鳖甲咸寒,既滋阴潜阳,又引药入阴分,为治虚热之常用药,同为佐药。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并防苦寒药物损伤胃气。

【配伍特点】集退热除蒸之品,重在清透伏热以治标。

【运用】本方为治疗骨蒸劳热之常用方。以骨蒸潮热,形瘦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原方后注“血虚甚加当归、芍药、生地;嗽多加阿胶、麦冬、五味子”,可资临床参佐。

【附方】秦艽鳖甲散(《卫生宝鉴》)柴胡鳖甲去裙,酥炙,用九肋者地骨皮各-(30g)秦艽|当归知母各半两(15g)上六味为粗末,每服五钱(15g),水一盏,青蒿五叶,乌梅一个,煎至七分,去渣温服,空心、临卧各一服。功用:清热除蒸,滋养血。主治:阴亏血虚,风邪传里化热之风劳病。症见骨蒸盗汗,肌肉消瘦,唇红颊赤,气粗,困倦,舌红少苔,脉细数。

【鉴别】本方与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同治阴虚发热。但青蒿鳖甲汤以青蒿、鳖甲“先入后出”,配伍生地、知母,是养阴与透热并进,治热病伤阴、邪伏阴分之证;清骨散集银柴胡、胡黄连、秦艽、地骨皮、青蒿等退热除蒸之品于一方,重在清透伏热以治标,配鳖甲、知母兼顾滋养阴液以治本,用于治疗阴虚内热之骨蒸劳热;秦艽鳖甲散以疏风之柴胡、秦艽与养阴退蒸之鳖甲、地骨皮,及清热养血之知母、当归相伍,是养阴清热与和解祛风并进,治风劳病之骨蒸盗汗。

【方论选录】此足少阳、厥阴药也。地骨皮、黄连、知母之苦寒,能除阴分之热,而平之于内;柴胡、青蒿、秦艽之辛寒,能除肝胆之热,而散之于表;鳖阴类而甲属骨,能引诸药入骨而补阴;甘草甘平,能和诸药而退虚热也。(汪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

【医案举例】曾经失经至年余,现在寒热往来,口苦,胸胀欲呕,咳嗽,诊脉弦细,舌净,是属肝病。当用清骨散法。青蒿梗一钱半,炙鳖甲五钱,生地五钱,当归三钱,冬桑叶一钱,生牡蛎五钱,降真香一钱,川郁金一钱半,炒丹皮三钱,生白芍三钱,陈皮八分,荷叶一角(《张畹香医案》卷下)

【方歌】清骨散用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辅,

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保无虞。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