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暑剂

2019-11-4 14:34| 发布者: 决明子| 查看: 734| 评论: 0

摘要: 第五章 祛暑剂 凡以祛除暑邪作用为主,用于治疗暑病的方剂,统称为祛暑剂。属于“八法”中之“清法”。 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素问·热论》曰:“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 ...

第五章 祛暑剂

 

凡以祛除暑邪作用为主,用于治疗暑病的方剂,统称为祛暑剂。属于“八法”中之“清法”。

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素问·热论》曰:“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气通心,暑热伤人常直入气分,导致人体里热亢盛,心神被扰,故见身热、面、心、小便短赤、舌红脉数等症。又因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常兼口渴汗多、体倦少气等症;夏季天暑下迫,地湿上蒸,故暑病多夹湿邪,兼见胸闷,或身体困重。小便不利,或泄泻,苔白腻;夏月贪凉露卧,不避风寒,加之腠理疏松,寒邪侵袭肌表,而伴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脉浮等症。故祛暑剂分为祛暑解表剂、祛暑利湿剂、祛暑益气剂三类。

在运用祛暑剂时,应注意暑病本证、兼证和主次轻重。单纯中暑受热,治宜清热祛暑,选用苦寒合甘寒的清热之品。暑病夹湿,应酌情在祛暑剂中配伍祛湿之品,若暑重湿轻,则湿易从热化,祛湿之品不宜过于温燥,以免损伤津液;若湿重暑轻,则暑易被湿遏,清热之品不宜过于甘寒,以免阴柔留湿。暑热耗气伤津,治宜祛暑清热、益气养阴,主选甘寒清热养阴或益气、甘酸敛津之品。


复习思考题

1.香薷散、六一散同治暑病夹湿,试从组方分析“治湿”之不同。

2.桂苓甘露散中为何配伍性寒之石膏、寒水石和辛热之官桂?

3.如何理解《内外伤辨惑论》之李氏清暑益气汤治暑?其与王氏清暑益气汤配伍用药有何异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