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息内风剂●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2019-12-2 12:40| 发布者: 决明子| 查看: 739| 评论: 0

摘要: 大定风珠 《温病条辨》 【组成】生白芍六钱(18g)阿胶三钱(9g) 生龟板四钱(12g) 干地黄六钱(18g) 麻仁二钱(6g) 五味子二钱(6g) 生牡蛎四钱(12g) 麦冬连心,六钱(18g)炙甘草四钱(12g)鸡子黄生,二枚(2个)鳖甲生,四钱(12 ...

大定风珠

《温病条辨》

 

【组成】生白芍六钱(18g) 阿胶三钱(9g) 生龟板四钱(12g) 干地黄六钱(18g) 麻仁二钱(6g) 五味子二钱(6g) 生牡蛎四钱(12g) 麦冬连心,六钱(18g) 炙甘草四钱(12g) 鸡子黄生,二枚(2鳖甲生,四钱(12g)

【用法】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滓,人阿胶烊化,再入鸡子黄,搅令相得,分三次服(现代用法:水煎去渣,人阿胶烊化,再入鸡子黄搅匀,分3次温服)

【功用】滋阴息风。

【主治】阴虚风动证。温病后期,神倦瘛疭,舌绛苔少,脉弱有时时欲脱之势。

【证治机理】本证系由温病迁延日久,邪热灼伤真阴,或因误汗、妄攻,重伤阴液所致。肝为风木之脏,阴液大亏,水不涵木,虚风内动,而见手足瘛疭;真阴欲竭,故见神倦乏力、舌绛少苔、脉弱有时时欲脱之势。本证邪热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故治宜味厚滋补之品,滋阴养液,填补欲竭之真阴,平息内动之虚风。

【方解】方中鸡子黄、阿胶均为血肉有情之品,滋阴养液以息风,为君药。重用生白芍、干地黄、麦冬滋水涵木,柔肝濡筋,为臣药。阴虚则阳浮,故以龟板、鳖甲、牡蛎等介类潜镇之品,滋阴潜阳,重镇息风;麻仁养阴润燥;五味子味酸善收,与滋阴药相伍而收敛真阴,配白芍、甘草能酸甘化阴。以上诸药协助君臣以加强滋阴息风之功,均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伍,使真阴得复,浮阳得潜,则虚风自息。

本方系由《温病条辨》加减复脉汤(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阿胶、麦冬、麻仁)加味而成。由于温病时久,邪热灼伤真阴,虚风内动,故加鸡子黄、五味子、龟板、鳖甲、牡蛎等滋阴潜阳之品,从而由滋阴润燥之方衍化而成滋阴息风之剂。

【配伍特点】血肉有情之品与滋养潜镇之药合方,寓息风于滋养之中,共成“酸甘咸法”。

【运用本方为治疗温病后期,真阴大亏,虚风内动证之常用方。以神倦瘛疭,舌绛苔少,脉虚弱为辨证要点。喘,加人参;自汗者,加龙骨、人参、小麦;悸者,加茯神、人参、小麦。若阴液虽亏而邪热犹盛者,则非本方所宜。《温病条辨》卷三有言:“壮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风珠、复脉。”

附方

1.小定风珠(《温病条辨》)鸡子黄生用,一枚(1)真阿胶二钱(6g) 生龟甲六钱(18g) 童便一杯(15mL)淡菜三钱(9g) 水五杯,先煮龟甲、淡菜,得二杯,去滓,人阿胶,上火烊化,内鸡子黄,搅令相得,再冲童便,顿服之。功用:滋阴息风止哕。主治:温邪久踞下焦,既厥且哕,脉细而劲。

2.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炙甘草六钱(18g) 干地黄六钱(18g) 生白芍六钱(18g)麦冬不去心,五钱(15g)阿胶三钱(9g)麻仁三钱(9g)生牡蛎五钱(15g)生鳖甲八钱(24g)生龟板一两(30g)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功用:滋阴复脉,潜阳息风。主治:温病热邪久羁下焦,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憺憺大动,甚者心中痛。或手足蠕动者。

【鉴别】大、小定风珠和三甲复脉汤同为滋阴息风之剂,均治阴虚风动之证。其中大定风珠属“酸甘咸法”,滋阴息风之力较强,兼能收敛阴气,适用于阴虚风动重证,有时时欲脱之势者;小定风珠属“甘寒咸法”,滋阴息风之力较弱,但能降火安神,主治阴虚风动轻证,伴有呃逆者;三甲复脉汤属“咸寒甘法”,因方中所含之加减复脉汤本身具有养心复脉之功,功效长于复脉而息风之力稍逊,故吴氏用以治疗阴虚风动而心脉失养,心中儋憺大动,甚则心痛,脉细促者。

【方论选录】此邪气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之治也,观脉虚苔少可知。故以大队浓浊填阴塞隙,介属潜阳镇定。以鸡子黄一味,从足太阴,下安足三阴,上济手三阴,使上下交合,阴得安其位,斯阳可立根基,俾阴阳有眷属一家之义,庶可不致绝脱欤!(吴鞠通《温病条辨》卷三)

【医案举例】额氏,二十二岁。除夕日亥时,先是产后受寒痹痛,医用桂附等极燥之品,服之大效。医见其效也,以为此人非此不可,用之一年有余,不知温燥与温养不同,可以治病,不可以养生,以致少阴津液被劫无余。厥阴头痛,单巅顶一点痛不可忍,畏明,至于窗间有豆大微光即大叫,必室如漆黑而后少安,一日厥去四五次,脉弦细数,按之无力,危急已极,勉与定风珠潜阳育阴,以息肝风。

大生地八钱,麻仁四钱,生白芍四钱,生龟板六钱,麦冬(不去心)四钱,生阿胶四钱,生鳖甲六钱,海参二条,生牡蛎六钱,鸡子黄(去渣后,化人搅匀)二枚,甘草()五钱。煮成八杯,去渣,上火煎成四杯,不时频服。

正月初一,微见小效,加鲍鱼片一两,煮成十杯,去渣,煎至五杯,服如前。初二日,又见效,方法如前。初三日,厥止,头痛大减,犹畏明,方法如前。初四日,腰以上发热,腰以下冰凉,上下浑如两截,身左半有汗,身右半无汗,左右浑如两畔,自古方书未见是症,窃思古人云:琴瑟不调,必改弦而更张之,此症当令其复厥后再安则愈。照前方定风珠减半,加青蒿八分,当夜即厥二三次。初五日,照前定风珠原方分量一帖,服后厥止神安。初七日,仍照前方。初八日,方皆如前,渐不畏明。至正月二十日外,撤去帐幔,汤药服至二月春分后,与专翕大生膏一料痊愈。(《吴鞠通医案》)

【方歌】大定风珠鸡子黄,胶芍三甲五味襄,

麦冬生地麻仁草,滋阴息风是妙方。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