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风化痰剂●定痫丸 《医学心悟》

2019-12-2 14:46| 发布者: 决明子| 查看: 1056| 评论: 0

摘要: 定痫丸 《医学心悟》 【组成】明天麻 川贝母 半夏姜汁炒茯苓蒸 茯神去木,蒸,各一两(各30g)胆南星九制者 石菖蒲石杵碎,取粉全蝎去尾,甘草水洗僵蚕甘草水洗,去咀,炒 真琥珀腐煮,灯草研,各五钱(各15g)陈皮洗,去白 远志 ...

定痫丸

《医学心悟》


【组成】明天麻 川贝母 半夏姜汁炒 茯苓 茯神去木,蒸,各一两(30g) 胆南星九制者 石菖蒲石杵碎,取粉 全蝎去尾,甘草水洗 僵蚕甘草水洗,去咀,炒 真琥珀腐煮,灯草研,各五钱(15g) 陈皮洗,去白 远志去心,甘草水泡,各七钱(20g) 丹参酒蒸 麦冬去心,各二两(60g) 辰砂细研,水飞,三钱(9g)

【用法】用竹沥一小碗,姜汁一杯,再用甘草四两熬膏,和药为丸,如弹子大,辰砂为衣,每服一丸(现代用法:共为细末,用甘草120g熬膏,加竹沥100mL、姜汁50mL,和匀调药为小丸,每服6g,早晚各一次,温开水送下)

【功用】涤痰息风,清热定痫。

【主治】痰热痫证。忽然发作,眩仆倒地,不省高下,目斜口,甚则抽搐,痰涎直流,叫喊作声,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略数。亦用于癫狂。

【证治机理】本方主治痫证系因肝风挟痰,蔽阻心窍所致。其病每因痰涎内结,或遇情志失调,惊恐恚怒,使气机逆乱,阳亢化风,肝风夹痰,上蒙脑窍,壅滞经脉,发为痫证;风痰上扰,蒙蔽心窍,则忽然发作,眩仆倒地,不省人事;痰阻经络,则四肢抽搐,目斜口喝,风痰上涌,故口吐涎沫,叫喊作声。治宜涤痰息风,清热定痫。

方解】方中竹沥善于清热化痰,定惊利窍;配伍胆南星性凉味苦,清热化痰,息风止痉,合竹沥则豁痰利窍之功倍增,共为君药。天麻功善平肝息风;半夏燥湿化痰,与天麻相配,则增化痰息风之效,助君药以治风痰,为臣药。石菖蒲芬芳化浊,除痰开窍;远志开心窍,安心神,两药助君药增强祛痰通窍醒神之力,亦为臣药。佐以陈皮燥湿化痰,使气顺则痰消;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川贝母化痰散结而清热;全蝎、僵蚕息风止痉,化痰散结,以定肝风之内动;丹参、麦冬清心除烦;辰砂、琥珀、茯神安神定惊;又以姜汁化痰涎,且助竹沥化痰而行经络。使以甘草调和诸药,补虚缓急。诸药相伍,共奏涤痰息风、清热定痫之功。

【配伍特点】清化与息风共施,醒神与镇惊并行。

【运用】本方为治疗风痰蕴热之痫证的常用方。痫证发作之时以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略数为辨证要点。本方重在涤痰息风,以治其标,待病情缓解,则须化痰与培本兼顾,并调摄精神,合理饮食,避免过劳,以收全功。原书加减法:“痫证,照五痫分引下:犬痫,杏仁五枚,煎汤化下;羊痫,薄荷三分,煎汤化下;马痫,麦冬二钱,煎汤化下;牛痫,大枣二枚,煎汤化下;猪痫,黑料豆三钱,煎汤化下。”久病频发者,应注意调补正气,原方后有“方内加人参三钱亦佳”。原书在定痫丸之后,附有河车丸一方,并曰:“既愈之后,则用河车丸以断其根。”

:河车丸方 紫河车一具 茯苓茯神远志各一两(30g) 人参五钱(15g) 丹参七钱(21g) 炼蜜为丸,每早开水下三钱(9g)

【附方】五生丸(《杨氏家藏方》)天南星生姜汁浸一宿,焙干半夏汤洗七次 附子炮,去皮、脐白附子 天麻白矾枯,各一两(30g) 朱砂别研为衣,二钱(6g)上药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30丸,食后用生姜汤送下。功用:涤痰息风。主治:风痰上扰,头目眩晕,呕吐痰涎。

鉴别】定痫丸、五生丸均具化痰息风之功。定痫丸重在清热涤痰,息风止痉,适用于风痰夹热之痫证;五生丸息风化痰并重,可治疗风痰上扰之头目眩晕,呕吐涎沫等症。

【方歌】定痫二茯贝天麻,丹麦陈蒲远半夏,

胆星全蝎蚕琥珀,竹沥姜汁草朱砂。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