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宝库“钥匙”时代价值 实现中医药文化全面振兴

2023-10-17 20:02| 发布者: 葆伢美| 查看: 170| 评论: 0|原作者: 陕西中医药大学 窦红莉|来自: 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 弘扬中医药文化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发挥其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传导功能。中医药文化的内涵价值可以概括为五个维度:一是生命观。二是医德观。三是生态观。四是辩证观。五是自然观。 . ...



在实践中促进中医药服务与文化融合发展

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实践,中医药文化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所以要推动中医药文化实现更高的认可度,更强的吸引力,必须在中医药教育、医疗和服务百姓健康的全程中有机融入文化元素,推进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实践一体融合发展。

一要与教育融合。《“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提出,持续深化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无论是哪个环节的中医药教育都离不开中医药文化的融合贯穿。在院校教育方面,通过设置发展中医药文化学科,建立中医药文化研究团队,设置中医药文化课程,将知识学习与文化熏陶有机结合。在毕业后教育方面,住院医院规范化培训作为其中一个重点,不能只关注执业技能的培训学习,也要将人文和文化元素融入教学全程,才能培养更高质量德才兼备的中医人才。在继续教育方面,乡村医师培训、“西学中”培训中也要将中医药文化类课程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提升中医的认可度和培训实效。中医药师承教育是独具特色、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和学术传承规律的教育模式,其教育形式本身就蕴含着浓厚的中医文化特色。师承教育中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于知识经验的传承,还在于医德、文化和思维。融入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的跟师学习,将传统中医思维、临床实践能力与现代生命科学知识并重,并强调悟性培养和人格塑造,形成了重经典、重人文、重实践协同一体的中医教育模式,对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意义重大。

二要与医疗融合。中医医疗的过程也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过程,其中中医医院作为承担医疗服务的主要载体,要将文化传承作为医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发扬推广。一是要融入医德文化,将“人命至重”“大医精诚”的理念融入医院管理和医德教育之中,并转化在医务人员的言行上,加深患者对医生的理解和信任,做到身心同治,治心育人。二是融入服务文化,中医药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阴阳平和的理念,蕴含着和谐的哲学,在处理医患关系中,这种“和”的理念,“和”的认识,“和”的氛围更加重要,要从加强医风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入手,努力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在医患之间构建相互理解,“和”与“合”的良好关系。三是要融入环境文化。诊疗环境是医药文化内涵最直观、最强烈的外化展示,它不仅体现中医药的特色,更能增进人们对诊疗的认可和信心。所以要在中医诊疗场所应用传统建筑风格,选用有中医元素的装饰,再加之以中医药科普宣传,图画展示,实物展览等,凸显中医药传统文化底蕴,让医生和患者在潜移默化中再次接受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三要与企业(文化)融合。企业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企业在市场中发挥促进中医药产业化作用的同时,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对弘扬中医药文化也起着积极的作用。近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一些有着鲜明特点、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中医药企业,如号称“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的两个老字号企业,二者既有悠久的历史、知名的产品,又有着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同仁堂的“同修仁德,济世养生”,胡庆余堂的“戒欺”,均体现着浓厚的中医药文化特色。可以说两家企业既是经济实体,也是文化载体。它们能历经百年传承至今,除了行业特点、管理机制外,其广博而厚重的企业文化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中医药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带有厚重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社会认知,与从实验室里走出来的西药产业差异很大,推广弘扬有中医药特色的企业文化本身就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绝佳利器。

在开放中讲述中医故事传播中医药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中医药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加大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广力度,对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是推动国内传承。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瑰宝,要充分发挥其作为“钥匙”的代表意义和传导功能,必须构建完善的传播体系,从而提升其对中华文化传承的贡献度。要挖掘中医药精华,丰富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对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力度。要完善学术传承制度,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传承,实现数字化、影像化记录。要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推动融健康养生知识、养生保健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体验和宣传教育基地建设。要加强中医药科普工作,建设中医药博物馆,推动中医医疗机构开展健康讲座等科普活动。要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鼓励开展中医药专题文艺创作,创作一批承载中医药文化的创意产品和文化精品,促进中医药与影视、旅游餐饮、体育演艺等融合发展,提升中医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以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

二是促进国际传播。根据《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20》显示,有30%的海外受访者接触或体验过中医药文化,超过80%的体验者对中医药文化持有好印象。由此可见,中医药已经是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要深化中医药交流合作,将中医药纳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重要内容,实施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在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同时,推动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要创新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新范式,通过建立中医孔子学院,设立海外中医医院,招收留学生等建立文化沟通的多元渠道,让中医药成为中外人文交流的亮丽名片。(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陕西中医药大学 窦红莉)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