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栽培技术规程(GB /T 43185-2023)

2024-4-3 14:38|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69| 评论: 0

摘要: 白芍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确立了中药材白芍(Paeoniae Radix Alba)的栽培程序,规定了中药材白芍产地环境、栽培技术、采收与初加工、包装与贮藏、生产记录和档案管理等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中药材白芍(亳白芍、 ...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中药材白芍(Paeoniae Radix Alba)的栽培程序,规定了中药材白芍产地环境、栽培技术、采收与初加工、包装与贮藏、生产记录和档案管理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中药材白芍(亳白芍、川白芍、杭白芍)的栽培。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SB/T11182 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芍芽buds with rhizoma of Paeonia lacti flora

白芍带有根茎的芽。


白芍栽培技术流程

白芍的栽培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

产地环境

种植基地生态环境良好,周围5km内无“三废”污染源,远离主要公路50m以上,具体符合以下要求:

a)空气质量符合GB3095 的要求;

b)灌溉水质量符合GB5084的要求;

c)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的要求。


栽培技术

6.1选地和整地

6.1.1选地

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远离松柏,3a无栽培史的地块。土壤以中性或微碱性,无污染的砂质壤土、夹砂黄泥土、冲积壤土为宜。

6.1.2整地

土壤深耕30cm以上,施足基肥,667m施用商品有机肥100kg~200kg,加氮磷钾三元复混肥25 kg~35 kg。整细耙平,保持土壤疏松平整,设置排水沟。

6.2 繁殖

6.2.1 分根繁殖

当白芍收获时,选择根茎健壮,芽头新鲜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芍芽,加以分割,分割时每块芍芽上留饱满芽苞2~3个。随挖随切随栽,如不能及时栽种,选择阴凉处,沙藏保存,遮阴保湿。

6.2.2种子繁殖

选择株龄3a以上的健壮植株采种,于蓇葖果微裂时采摘,用湿砂混拌贮藏于阴凉处。宜使用发芽率不低于85%、千粒重大于160g的当年采收的种子,9月中下旬播种。按行距20cm左右开沟,沟深5 cm 左右,播于沟内,覆土、压实。

6.3 栽种

6.3.1 时间

每年的9月至12月栽种为宜。

6.3.2 方法

穴栽。根据不同区域降水情况与地块土壤性质可分为平畦和高畦两种方式,降水量较多且排水不畅的地块以高畦栽培为宜。

a) 平畦:行距50 cm~60 cm,株距40 cm~45 cm,穴深10 cm~15cm,每穴放入芍芽1~2,头向上。栽后压实,培土成垄,垄高10cm~15cm,防冻保墒。

b)高畦:畦高20cm~30 cm、宽100 cm~120 cm,沟宽20cm~30 cm,在垄上按行距35 cm~40 cm株距30 cm~40 cm、穴深10 cm~15cm,每穴放入芍芽1~2,按照每3行错穴栽植,后培土。

6.4 田间管理

6.4.1中耕松土除草

种植后翌年出苗后及时中耕松土除草,保持田间无杂草。每年中耕除草2~3,中耕宜浅,止伤根。

6.4.2 培土

封冻前,离地面3cm~5cm处割去白芍植株枯萎的地上部分,及时清理出田,在根际培土10 cm~15 cm

6.4.3 晾根

从栽种后第2年起,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把根部周围的土壤扒开,根上部露出一半以上,晾晒5d~7d。晾根后及时覆土壅根。

6.4.4摘除花蕾

每年春季现蕾时,选择晴天露水干后及时摘除全部花蕾。

6.5 肥水管理

6.5.1施肥原则

肥料使用符合NY/T496规定。根据种植地的基础肥力状况进行肥料使用,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有限度使用,宜使用经国家批准的菌肥和中药材专用肥,施后覆土。

6.5.2基肥

结合整地,667m施用商品有机肥100kg~200kg,加氮磷钾三元复混肥25kg~35 kg

6.5.3追肥

从栽种后第2年起,667m追施氮磷钾三元复混肥50kg~60kg;冬前植株枯萎时,667m²追施商品有机肥150kg~200 kg

6.5.4 水分管理

栽种时浇1次定根水。干旱季节适量浇水,多雨季节及时排水。

6.6病虫害防治

6.6.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辅以必要的化学防治。

6.6.2农业防治

选用健壮芍芽,培育健壮植株;实行轮作换茬,轮作周期3a以上;加强肥水管理;保持田园清洁,时清除杂草、病残体、前茬宿根和枝叶。

6.6.3 物理防治

采用黑光灯诱杀金龟子;采用青草或桐树叶引诱地老虎进行人工捕杀。

6.6.4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田间害虫天敌,如瓢虫、草蛉、蜘蛛、寄生蜂、步甲、虎甲等;使用生物源农药,如苦参碱、枯草芽孢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等。

6.6.5 化学防治

GB/T8321(所有部分)规定执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

 采收与初加工

7.1采收时间

栽种后3 a~5a收获,8月至10月的晴天采收。

7.2采收方法

割去茎叶,挖出全根,除去泥土及须根,切去芍根头尾,按粗细大小整理,分类堆放。

7.3 初加工

初加工基本要求如下:

a)场地要求:整洁、宽敞、通风良好,具有遮阳、防雨和防鼠、防虫及防禽畜设施。

b)水质要求:符合GB 5749的规定。

c)加工过程:将根条用清水反复清洗至表面无泥沙,将洗净的根条按照粗细不同,分别置于沸水中煮5 min~20min至透心,将蒸煮好的芍根取出用凉水冲洗,除去外皮,也可先去皮再煮至透心,干燥。


包装与贮藏

8.1 包装

8.1.1根条药材采用麻袋、编制袋等包装;产地切片药材可采用食品级聚乙烯内袋,外用编织袋包装。

包装材料清洁、干燥、无污染、无异味、无破损。

8.1.2包装按照SB/T11182规定执行。

8.2贮藏

8.2.1贮藏在清洁、干燥、阴凉、通风、无异味、无污染、避光的专用仓库中。贮藏温度0~30 ,湿度45%~65%。地面整洁、无缝隙、易清洁。

8.2.2具有防鼠、防虫措施。

8.2.3药材置于货架上,与墙壁保持10cm~20cm。定期检查,防鼠、防虫,防止霉变、腐烂。


生产记录和档案管理

生产者应记录整地、繁育、栽植的时间,田间管理、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措施,以及采收时期和初加工情况等。对产地空气、灌溉水、土壤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保留检测报告,保存时间不少于24个月。宜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管理相关记录和档案,以便于栽培信息追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