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成语典故●大黄愈疾

2024-4-28 21:18| 发布者: 中国文化| 查看: 109| 评论: 0

摘要: 成语“大黄愈疾”,讲的是蒙古攻略西夏途中,耶律楚材以大黄医治士卒瘟疫疾病的传奇故事。典出《元史·耶律楚材传》:“丙戌冬,从下灵武,诸将争取子女金帛,楚材独收遗书及大黄药材。既而士卒病疫,得大黄辄愈。” ...
       成语“大黄愈疾”,指中药大黄治愈了疫疾。讲的是蒙古攻略西夏途中,耶律楚材以大黄医治士卒瘟疫疾病的传奇故事。典出《元史·耶律楚材传》(1463456):“丙戌冬,从下灵武,诸将争取子女金帛,楚材独收遗书及大黄药材。既而士卒病疫,得大黄辄愈。”

耶律楚材(1190-1244年)是契丹人,耶律阿保机九世孙,字晋卿,号湛然居士、玉泉老人。大蒙古国政治家,是太祖、睿宗、太宗三朝宰辅。他金末时,担任开州同知、燕京行台左右司员外郎。1215年,蒙古军攻占燕京,耶律楚材归附蒙古,以书记官和占卜星相家随从成吉思汗西征。丙戌年(1226年)冬十一月,成吉思汗回师复攻西夏,克灵武城(今宁夏宁武县),诸将士争相掠夺子女金银玉帛。耶律楚材却仅收取遗弃的书籍数部和西夏药材大黄两驼。不久,军队中瘟疫流行,耶律楚材拿灵武城所得大黄给染病士卒服用,藉此救活将近一万人,迅速控制了疫情蔓延,创造了流行病史上的奇迹。军中由此盛传他未卜先知,成吉思汗更赞其为“神仙”。

此事也见元末明初文学家、史学家陶宗仪(1329年~约1412年,字九成,号南村)《南村辍耕录》卷2《大黄愈疾》:“丙戌冬十一月,耶律文正王从太祖下灵武,诸将争掠子女玉帛,王独取书籍数部,大黄两驼而已。既而军中病疫,惟得大黄可愈,所活几万人。”

大黄的别名有将军、黄良、火参、肤如、生军、川军等。明末贾所学原著、清代李延昰[shì]补订的中医学典籍《药品化义》(后易名《辨药指南》)载:“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可,有斩关夺门之功,故号为‘将军。”懂医药的人都知道大黄药力峻烈,如同将军一样性情暴烈——可峻下冷积,泄热通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逐瘀通经,散结消痞,除湿退黄。治实热便秘,谵语潮热,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湿热黄疸,吐血,衄血,水肿,淋浊,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内服外用均可)。看看这几乎是万能神药了!而且在炮制后,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等;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茅山道派始祖、南北朝齐时“布衣宰相”、医学家陶弘景认为:“大黄,其色也。‘将军之号,当取其骏快也。”但因其药力峻猛,伤人元气,使用不慎,可致人毙命,所以被归为“虎狼之药”,一般人并不敢轻易施用。“大黄救人无功”,说的就是大黄正确应用而救人于危难,却因其便宜且让人腹泻不适,致人们误认为病愈不是大黄的功劳——原因都在大黄峻下而不受人待见这个理。

律楚材在西夏灵武城破时放着金银财宝与人口不取,却弄些不值钱的草根,众人当时都是严重困惑不解的。可是不久军中疫病突起,这个谜团被解。所谓疫病,就是当今所说的恶性传染病,其一则传染性强,二则死亡率高,三则无药可施,如曾发生在欧洲夺去过无数人生命的鼠疫、黑死病皆属此类。疫病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能够造成毁灭性灾难,且在中国古代并不罕见。如东汉建安年间伤寒流行,“建安三神医”之一、“医圣”张仲景(字机)在自作《伤寒杂病论》的序里自述其二百多人的大家族在一场瘟疫中竟然有三分之二的人染疾而亡。例曹植《说疫气》:“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疫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户户有号泣之哀,或沿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除之前被杀的孔融和病死的阮瑀之外,其余5人均在这场著名的瘟疫中染病殒命。

耶律楚材早取、敢用、巧用大黄,显然既非鲁莽撞大运,更没有什么神明指引;而是与他自幼博览群书、精进好学密不可分——《南村辍耕录》说他:“于星历筮卜、杂算、内算、音律、儒、释、异国之书,无不通究。”由此,他才对流行病发生、传播有准确清晰的预判,对预防、施治、用药采取了恰当果断的措施,才能够未雨绸缪,成功地避免了一场像欧洲曾一次次发生过的那样颠覆人类历史的大灾难。别人可能是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或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而耶律楚材是典型的救世济民与良相明医两手皆抓,两手皆硬。

如此,发生在千古名相耶律楚材身上的才具非凡的良医之作——以廉价大黄治愈军士时疫而成功阻止瘟疫的蔓延,“悬壶济世”救济苍生,自然为人民津津乐道,成语“大黄愈疾”也就顺其自然诞生。

温补派开山者、明代杰出医药学家张介宾(1563年-1640年,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因善用熟地黄,也有称“张熟地”)谓“夫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国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他把大黄这味攻下药与补气、补血、补阳的药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使得大黄在历史上名贵一时。据清朝赵翼的《檐曝杂记》记载,当时的俄罗斯就把中国的大黄当作稀世珍宝,很多病症非此不治,后来因事违约,上命绝其互市,禁大黄,勿出口,俄罗斯遂惧而不敢生事

古代名医有用药如用兵的论述,并多次赞誉大黄具有尖锐攻击、无坚不摧之力,斩关夺将、犁庭扫穴之能,能祛邪止暴,拨乱反正,定祸乱而致太平,故名之曰“将军”。这大黄在元相耶律楚材手里可真就是这样的名不虚传的扫邪驱疫的猛将。

由于大黄总体价格低廉,却不易应用,虽用之得当时即可“药到病除,效如桴(fú)鼓” ,但用之不当时即为催命符箓、杀人尖刀,导致不是很受医者和患者青睐。所以成语“大黄愈疾”,一方面比喻不计个人得失的经时济世的良才能事,一方面也比喻出身低微且有瑕疵的人才、东西应用得当,发挥惊人的效用,甚至建立不世之功。:“中国文化”著首发于中医启疾光网,转载须注明出自启疾光网,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