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胆粉鉴定

2024-12-11 13:59|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598| 评论: 0

摘要: 熊胆粉 Ursi Fellis Pulvis 【来源】为熊科(Ursidae)动物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Cuvier经胆囊手术引流胆汁而得的干燥品。 【产地】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等省及东北。 【采收加工】将引流所得胆汁经二次过滤 ...

熊胆粉 Ursi Fellis Pulvis


【来源】为熊科(Ursidae)动物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Cuvier经胆囊手术引流胆汁而得的干燥品。

【产地】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等省及东北。

【采收加工】将引流所得胆汁经二次过滤,或用减压过滤、低温离心方式除去熊胆汁中的异物,自然干燥、低温干燥或冻干干燥。

【性状鉴别】呈不规则片块、颗粒或粉末。黄色至深棕色,有的黄绿色或黑褐色,半透明或微透明,有玻璃样光泽。质脆,易吸潮。气清香微腥,味极苦微回甜,有清凉感。

以色金黄、半透明、质松脆、味苦回甜者为佳。

【成分】主含胆汁酸,其中主要为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16.3%39.3%、牛磺鹅去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13.7%39.8%及少量的牛磺去氧胆酸(tauro-deoxycholic acid)、牛磺胆酸(tauro-cholic acid)等。此外,还含多种氨基酸、胆甾醇、胆汁色素及PCaMgFe等多种无机元素。

牛磺熊去氧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经水解后生成牛磺酸和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为熊胆特有的成分,有较强的解痉作用和溶解胆结石作用;鹅去氧胆酸也有溶解胆结石作用。

【理化鉴别】取本品10%氢氧化钠水解液,加盐酸调pH值至23,用乙酸乙酯提取、蒸干,以乙醇溶解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以胆酸、猪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对照品作对照,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新鲜配置的异辛烷-乙醚(异戊醚)-冰醋酸-正丁醇-(105531)为展开剂,喷以10%硫酸溶液,于105℃烘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 取迅速研细的本品约0.3g,精密称定,用减压干燥法测定,减失重量不得过9.0%

猪胆 取理化鉴别项下薄层色谱结果观察,供试品色谱中,不得显猪去氧胆酸的斑点。

牛、羊胆汁 取本品甲醇提取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以牛、羊胆作对照,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戊醇-冰醋酸-(1853)为展开剂,喷以10%硫酸溶液,于105℃烘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不得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糖 取本品粉末约10mg,加水2mL使溶解,滴加α-萘酚乙醇溶液(150)数滴,摇匀,沿管壁缓缓加入硫酸约0.5mL,两液接界面不得显紫红色环。

异性有机物 取本品约10mg,加水2mL使溶解,离心或滤取不溶物,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得有植物组织、动物组织或淀粉等。

【含量测定】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牛磺熊去氧胆酸(C26 H45 NO8)不得少于23.0%

【功效】性寒,味苦。清热,平肝,明目。

【附注】①熊胆曾收载于《中国药典》1985年版及以前各版,规定为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Cuvier或棕熊Ursus arctos Linnaeus的干燥胆。熊及相关产品已被列入世界《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禁止在世界范围内出口贸易,我国已将熊类动物列为二类保护动物。国内天然熊胆已无货上市,少量库存熊胆药材形状为:长扁卵形,上部狭细,下部膨大呈囊状,长1020cm,宽5l0cm。表面灰褐色、黑褐色或棕黄色,微有皱褶,囊皮较薄。囊内含有干燥的胆汁,习称“胆仁”,呈不规则的块状、颗粒状或硬膏状,色泽深浅不一,有金黄色(习称金胆或铜胆)、黑色或黑绿色(习称铁胆或墨胆)、黄绿色(习称菜花胆)者。气清香,味苦。取胆仁粉末少许,投入盛水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现黄线下沉,短时间内不扩散。以火烧之,起泡而无腥气。以个大、胆仁多、色金黄、半透明、质松脆者为佳。

②引流熊胆与天然熊胆成分基本相同,但天然熊胆在牛磺熊去氧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总量上较高(79.4%),引流熊胆较低(38.1%54.7%);天然熊胆中牛磺熊去氧胆酸含量(56.7%67.3%)远高于牛磺鹅去氧胆酸(11.5%23.2%),而各种引流熊胆则牛磺鹅去氧胆酸含量普遍高于牛磺熊去氧胆酸。中药鉴定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穿山甲鉴定下一篇:阿胶鉴定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