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撑与铃医有何渊源

2025-4-9 21:32| 发布者: 葆伢美| 查看: 90| 评论: 0

摘要: 虎撑又称作“报君知”“药铃”等。在古代,虎撑主要是铃医(走街串巷的游医)的行医标志和工具。一方面,它作为身份象征,让人们能识别出行医者;另一方面,铃医走街串巷时摇动虎撑发出声响,可起到招揽生意的作用。 ...

虎撑又称作“报君知”“药铃”等,是一种用金属制成的环形物件,中空,内置铁丸或铜丸,摇晃时能发出响声。

在古代,虎撑主要是铃医(走街串巷的游医)的行医标志和工具。一方面,它作为身份象征,让人们能识别出行医者;另一方面,铃医走街串巷时摇动虎撑发出声响,可起到招揽生意的作用。

虎撑的大小不一,一般直径在5厘米左右,方便手持。其材质多为铜或铁,也有少量银质或其他金属材质的虎撑。虎撑的造型通常比较简洁,圆环上可能会有一些简单的纹饰。

相传,唐代名医孙思邈进深山采药,刚到半山坡,忽见一只猛虎跪在面前,向他发出痛苦的呻吟,显得十分悲哀可怜。孙思邈定下心来,朝虎口望去,只见老虎的喉中卡了一根长骨。孙思邈知道老虎正向他求救,可他心想,若用手将骨头取出,老虎定会因疼痛而合拢嘴巴,自己的手就会有危险。于是他慌忙下山,请铁匠打了一只铁环。随后,他用铁环撑住虎口,再将右手从铁环中伸进虎喉,把骨头顺利取出。老虎感激地向孙思邈叩头,之后飞奔而去。

后来,铃医与虎撑建立起紧密联系。铃医常常手持虎撑,因为孙思邈曾用铁环撑住虎口为老虎取出卡在喉中的骨头,游医们为显示自己也有孙思邈那样的医术,便纷纷将类似的铁环作为行医的标志,并取名为“虎撑”。

随着时间的推移,虎撑的使用也形成了一些规矩。例如,铃医走街串巷摇动虎撑时,放在胸前位置摇动,代表医术一般;与肩齐平摇动,表示医术较高;举过头顶摇动,则象征医术非常高明。但经过药店门口时不准摇动虎撑,因为药店里供有孙思邈的牌位,此时摇动有藐祖之嫌,可能会被没收虎撑并被要求向孙思邈牌位进香赔罪。这些规矩和习俗,反映了铃医群体对孙思邈的尊崇。(作者:昝金娜 冷伟 边家蕊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