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用和适应范围 耳穴压豆疗法是将生王不留行籽等一类的压丸用胶布粘贴在耳廓的相关穴位上,并加以按压以达到宣畅经络,疏通乞血,利湿化滞,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目的。
2.用品物品准备 (1)器械:治疗床 (2)物品:王不留行籽、胶布、镊子
3.操作步骤 (1)操作前准备 1)压丸的选择:压丸应大小适宜、不易碎、无毒。 2)耳穴选择:根据病情选择耳穴。 选穴原则:①按相应部位选穴;②按脏腑辨证选穴;③按经络辨证选穴;④按西医理论选穴;⑤按临床经验选穴。 3)体位选择:选择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体位。 4)环境选择: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 5)耳穴压丸贴片的制备:将医用胶布剪成 0.6cm×0.6cm 大小,上置压丸制成耳穴压丸贴片。压丸直径约 0.2cm,应清洗消毒,宜选用植物种籽,如王不留行、白芥子、莱菔子、油菜籽等;或选用聚苯珠、磁珠等。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是王不留行和磁珠。 (2)操作方法 医者一手固定耳郭,另一手用镊子或止血钳夹取耳穴压丸贴片贴耳穴并适度按揉,根据病情嘱患者定时按揉。宜留置 2 天~4 天,左右耳交替使用。
4、注意事项 (1)施术部位应防止感染。 (2)湿热天气,耳穴压丸留置时间不宜过长,宜 2 天~3 天。 (3)耳穴压丸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对普通胶布过敏者宜改用脱敏胶布。 (4)妊娠期间慎用耳穴压豆疗法。
5、禁忌症 脓肿、溃破、冻疮局部的耳穴禁用耳穴压豆疗法。
6、意外情况处理 (1)若皮肤出血红肿、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去掉药物,对症给予抗过敏治疗。 (2)若患者在药物贴敷过程中出现头晕、昏迷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让患者仰卧休息,监测生命体征情况,若情况继续恶化,给予相应急救措施后及时转院治疗。 注:本文出自广东省中医药局广东省中医“治未病”指导中心发布《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操作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