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便类食物 菠菜(《履山巉岩本草》) 【基原】为藜科植物菠菜的带根全草。 【异名】赤根菜、波斯菜。 【性味归经】甘,凉。入肠、胃经。 【功效】清热除烦,解渴,通便。 【应用】 1.消渴引饮:菠菜根、鸡内金等分,为末,米汤饮服,日三次。(《经验方》) 2.夜盲:鲜菠菜250g,猪肝200g,煮熟淡食。(《食物与治病》) 3.小便不通、肠胃积热、胸膈烦闷、便秘:鲜菠菜煮汤淡食。(《食物与治病》) 【使用注意】 体虚便溏者不宜多食。肾炎和肾结石患者不宜食用。 【现代研究】 菠菜所含的酶,对胃和胰腺的分泌功能起良好作用。菠菜所含的铁和钙 也比较多,但人体吸收率并不高。 【按语】 古书记载,菠菜由颇陵国传入,故名。菠菜根可治糖尿病。 【参考文献】 1.《食疗本草》:“利五脏,通肠胃热,解酒毒。” 2.《本草纲目》:“甘冷、滑、无毒。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根尤良。” 3.《本草求真》:“菠菜,书皆言能利肠胃。益因滑则通窍,菠菜质滑而利,凡人久病大便不通,及痔漏关塞之人,宜用之。” 蜂蜜(《本草纲目》) 【基原】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所酿的蜜糖。 【异名】石饴、沙蜜。 【性味归经】甘,平。入肺、脾、大肠经。 【功效】补中润燥,缓急解毒,降压通便。 【应用】 1.风疹、风癣:蜂蜜500g,糯饭500g,面曲150g,以熟水五升,同入瓶内封七日成酒。(《本草纲目》蜜酒) 2.高血压、慢性便秘:蜂蜜54g,黑芝麻45g。先将芝麻蒸捣如泥,搅入蜂蜜,用热开水冲化。一日2次分服。(《家庭食疗手册》) 【使用注意】 凡痰湿内蕴,中满痞闷及肠滑泄泻者忌服。不宜用蜂蜜喂养—岁以下婴儿。 【现代研究】 蜂蜜中含葡萄糖、果糖混合物较高,利于吸收。还含有蛋白质、淀粉、苹果酸等。其他还有脂肪、酶类、各种维生素(B2、B6、K等)和钙、磷、铁、锰等矿物质。蜂蜜有提高人体抵抗力的功能,能够使人精力充沛,调整脾胃功能,可治疗胃炎、便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还能去腐生肌,加快创口愈合。另外,心脏病患者常食用可营养心肌。本品对于神经衰弱和肝炎病人也有疗效。 【按语】 由于蜂和蜜的来源不同,而有白蜜与黄蜜之分,以水果之花蜜,香甜洁静为佳。 【参考文献】 1.《神农本草经》:“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痉,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和百药。” 2.《名医别录》:“养脾气,除心烦;食饮不下,止肠澼,肌中疼痛,口疮,明耳目。” 3.《本草纲目》:“和营卫,润脏腑,通三焦,润脾胃。” 香蕉(《本草纲目拾遗》) 【基原】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实。 【异名】蕉子、蕉果。 【性味归经】甘,寒。入脾、胃经。 【功效】清热,润肠,解毒,止痛。 【应用】 1.痔疮及便后出血:香蕉二个,不去皮,炖熟,连皮食之。(《岭南采药录》) 2.牙痛:香蕉两枚,煎热汁一碗,含漱。(《经验方》) 【使用注意】 进食过多,会导致胃肠功能障碍。 【现代研究】 果肉中所含的5—羟色胺可使胃酸降低,香蕉本身又能缓和对胃粘膜的刺激,故对一些药物等诱发的胃溃疡有保护作用。每日食入5—羟色胺10mg对胃肠功能并无障碍,但食入过多,则可引起障碍。成熟香蕉之果肉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液有抑制真菌、细菌的作用。 【按语】 临床发现,糖尿病病人摄入香蕉中的糖类后,尿糖较进食别的糖类为低。香蕉中果糖与葡萄糖之比为1:1,这一天然组成,对治疗脂肪痢是合适的,也适用于中毒性消化不良。香蕉质润性软,适合于老年人、习惯性便秘、高血压、冠心病者经常食用。 【参考文献】 1.《本草求原》:“止渴润肺解酒,清脾滑肠,脾火盛者食之,反能止泻止痢。” 2.《本草纲目拾遗》:“收麻风毒。两广等地湿热,人多染麻风,所属住处,人不敢处,必种香蕉木本结实于院中,一年后,其毒尽入树中乃敢居。” 西红柿 【基原】为茄科植物西红柿的果实。 【异名】又叫西红柿、六月柿、洋柿子、西红柿等。 【性味归经】甘酸,微寒。入肝、脾、胃经。 【功 效】生津止渴,凉血平肝。 【应用】 1.热病口渴:凉拌西红柿或直接食用。 2.高血压,眼底出血(动脉硬化造成):每日晨起空腹生吃一个。 【现代研究】 西红柿中含有大部分易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果糖、有机酸,能降低血压和毛细血管通透性,有一定抗炎、利尿作用,常食对肾病患者有益。西红柿中94%为水分,故有清热解毒、生津利尿作用。有机酸含量多,但维生素C含量并不高。且维生素C因与果胶在一起不易被破坏,即使加热也不易被吸收。 【按语】 番茄外形美观,色泽鲜艳,汁多肉厚,酸甜可口,既是蔬菜又可做果品,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均很高,因其甘酸微寒,入肝、脾、胃经,故其具有清补之功。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夏季采收,洗净鲜用。在明《群芳谱》有录,称番柿,至清代一直作为观赏植物,但现在已成为倍受喜爱的食物。 竹笋(《本草纲目拾遗》) 【基原】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苗。 【异名】竹笋、笋。 【性味归经】甘,寒。入胃、大 肠经。 【功效】清热消痰,利尿消肿,止泻痢。 【应用】 1.痰热咳嗽:毛笋同肉煮食。(《本草求原》) 2.肾炎,心脏病,肝脏病等浮肿腹水:毛笋、陈蒲瓜各60g,或加冬瓜皮30g,水煎服。(《食物与治病》) 【按语】 竹子种类多,竹笋品类亦多。市场现售的有圆笋、毛笋、冬笋、青笋、鞭笋等。毛笋浙江、福建山区多,青笋出于云贵山区,鞭笋为毛竹鞭之嫩者。且竹笋自古被视为菜中珍品,故有“山珍”之称。 【参考文献】 1.《食物本草》:“消痰,除热狂,壮热头痛,头风,并妊妇头旋颠仆,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 2.《饮膳正要》:“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多食发病。” 3.《本草求原》:“甘而微寒,清热除痰,同肉多煮,益阴血。痘疹血热毒盛,不发起者,笋尖煮汤及入药,俱佳。” 4.《随息居饮食谱》:“甘凉,舒郁,降浊升清,开膈消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