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第六十四至六十六章(含王弼和苏辙注解) ... ... ...

2019-8-29 19:20| 发布者: 国正行| 查看: 1033| 评论: 0

摘要: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局面安定容易维持), 其未兆易谋(事变还未有迹象则容易图谋), 其脆易泮(事情脆弱之时容易消解), 其微易散(事物微小之初容易分散)。 为之于未有(有所作为来源于空白的领域), 治之于 ...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江海所以能成为天下川谷的统治者),

以其善下之(是它善于居下的品质决定的),

故能为百谷王(所以它能够成为天下的川谷之王)。

是以欲上民(因此要想成为民众的统帅者),

必以言下之(必先以谦下的言辞赢得信赖);

欲先民(欲走在民众的前面),

必以身后之(必须把自己的利益置之身后)。

是以圣人(所以圣人),

处上而民不重(处于民众之上而民并不增加负担),

处前而民不害(处于民众之前而民也不感到妨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所以天下百姓乐于拥戴而不厌烦),

以其不争(正是因为圣人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以天下自然没有人能与他竞争)。

全文【翻译】

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所以,有道的圣人虽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推戴而不感到厌倦。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后之。

圣人非砍上人,非欲先人也,盖下之后之,其道不得不上且先耳。

是以处上而人不重,处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23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分类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