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温里剂 凡以温里助阳、散寒通脉作用为主,用于治疗里寒证的方剂,统称为温里剂。本类方剂是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治寒以热”的原则立法,属于“八法”中之“温法”。 温里剂适用于里寒证。里寒证系指寒邪停留体内脏腑经络间所致的病证。其或因素体阳虚,寒从中生;或因外寒直中三阴,深入脏腑;或因表寒证治疗不当,寒邪乘虚入里;或因过食寒凉,损伤阳气,皆可形成里寒证。其主要临床表现有畏寒肢冷,喜温蜷卧,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或缓等。里寒证在病位上有脏腑经络之异,在病情上有轻重缓急之分,故温里剂可分为温中祛寒剂、回阳救逆剂和温经散寒剂三类。 温里剂多以温热之品为主组方。因里寒证之形成,多与素体阳气不足相关,故常配伍补益药以扶正;阳气欲脱,证属危急者,须配伍补气固脱之品;若营血虚弱,应配伍养血之药等。 温里剂多由辛温燥热之品组成,临床使用时必须辨别寒热之真假,真热假寒证禁用;素体阴虚或失血之人亦应慎用,以免重伤阴血。再者,若阴寒太盛或真寒假热,服药入口即吐者,可反佐少量寒凉药物,或热药冷服,避免格拒。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理中丸主治中焦虚寒证,同时又治阳虚失血、小儿慢惊风、病后喜唾涎沫、霍乱和胸痹?理中丸服法中应领悟的要点是什么? 2.小建中汤与桂枝汤组成相近,二者的配伍特点有何异同? 3.四逆散、四逆汤和当归四逆汤均以“四逆”名方,其治法、组方及主治有何不同? 4.仲景每以姜、附治厥逆属寒者,为何当归四逆汤中并无干姜、附子? 5.黄芪桂枝五物汤中黄芪配伍桂枝的意义是什么? 6.通过分析“辛甘酸温”合法,阐述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各方配伍用药之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