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启疾光网 中医启疾光 中医基础
订阅

中医基础

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
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 本类药物性属温热,善于温里散寒,能温脾阳,固冲脉而统摄血液,具有温经止血之效。适用于脾不统血,冲脉失固之虚寒性出血病证。 应用时,若属脾不统血者,应配益气健脾药;属肝肾亏虚、冲脉不固 ...
分类:    2020-3-31 17:11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瘀血证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也称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祛瘀药或化瘀药。其中活血化瘀作用强者,又称破血药或逐瘀药。 本类药物多 ...
分类:    2020-3-31 14:00
第三节 收敛止血
第三节 收敛止血 药本类药物大多味涩,或为炭类,或质黏,故能收敛止血。广泛用于各种出血病证而无瘀滞者。因其性收涩,有留瘀恋邪之弊,故临证每多与化瘀止血药或活血化瘀药同用。对于出血有瘀或出血初期邪实者, ...
分类:    2020-3-31 11:53
紫珠叶
紫珠叶 Zǐzhūyè(《本草拾遗》) 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Callicarpa formosana Rolfe的干燥叶。主产于广东、广西。夏、秋二季枝叶茂盛时采摘,干燥,切段。本品气微,味微苦涩。以叶片完整、质嫩者为佳。生用。 ...
分类:    2020-3-31 11:05
白 及
白 及 Báiíj(《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的干燥块茎。主产于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 ...
分类:    2020-3-31 10:59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发现了药物。最初只是用单味药治病,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认识到对于多数病证而言,几味药配合应用的疗效优于单味药,于是便逐渐形 ...
分类:    2020-3-30 14:38
《中药学》在线阅读下载(目录)
《中药学》总论 第一章 中草药的采集与炮制 第一节 中草药的采集与贮藏第二节 中草药的炮制第二章 中草药的性能 第一节 四气五味第二节 归经第三节 升降浮沉第三章 中草药的应用 第一节 配伍第二节 用量第三节 服用 ...
分类:    2020-3-30 09:32
方剂与治法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剂与治法皆为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治法是在审明病因、辨清证候的基础上所制定的治疗方法。方剂则是在治法的指导下,按照组方原则配伍而成的药物 ...
分类:    2020-3-29 14:40
方剂的组方原则与变化
方剂的组方原则与变化
第六章 方剂的组方原则与变化 清·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方药离合论》中云:“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药物通过配伍,增强或改变其自身功用,调其偏胜,制其毒性,消除或减缓其对人 ...
分类:    2020-3-29 11:14
总论
总论 中药的发现和应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医用以防治疾病、养生康复与保健的主要工具,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的健康长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药主要源于天然产物,但天然产物并不一 ...
分类:    2020-3-29 09:35
常用治法
第二节 常用治法 《黄帝内经》中有关治法的记载较丰富。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 ...
分类:    2020-3-28 14:41
三七
三 七 Sānqī(《本草纲目》)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主产于云南、广西。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 ...
分类:    2020-3-28 11:25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本类药物性属寒凉,味多甘苦,入血分,能止血兼清血热,适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证。 本类药物以止血为主要功效,虽有凉血之功,但清热作用并不强,故在治疗血热出血病证时,常需与清热凉 ...
分类:    2020-3-28 11:15
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
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 本类药物既能止血,又能化瘀,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主治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病证。若随证配伍,也可用于其他各种出血证。此外,部分药物尚能消肿、止痛,还可用治跌打损伤、心腹瘀阻疼痛 ...
分类:    2020-3-28 11:13
第一章 中草药的采集与炮制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原始社会(远古—前21世纪) 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同时也创造了医药。中药的发现和应用以及中药学的产生、发展和中医学一样,都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实践过程。 原始时代,我们 ...
分类:    2020-3-28 09:50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