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对实验性胃溃疡病理形态变化的影响 用Wistam系雄大鼠,制成胃溃疡模型,生大黄(R.Palmatum)制成粉剂用蒸馏水配成15%水剂.结果生大黄粉对应激刺激致大鼠胃溃疡的防治实验中给药组与对照组胃粘膜破坏率(%)分别为0.50±0.27和2.90±1.17(P<0.05)。在镜下观察到的病灶为黄褐色,病变性质属于出血坏死,给药组的动物胃病灶病变范围均局限在胃粘膜浅表层,常常形成蘑菇状突出于粘膜面外,在粘膜内部分很少;对照组的动物胃粘膜出血坏死灶数最多、长度长,且有的深达粘膜2/3以上,其病灶下面及周围表现为出血性灾症。幽门结扎所致胃溃疡。从大体标本所见,溃灶均在前胃,对照组较给药组的病灶多,大且深。在镜个可见对照组的胃病灶多数穿透了胃壁全层。给药组大鼠胃溃疡灶未穿粘膜肌层,苏木精一伊红染色病灶着色为橙色,Perls氏普鲁士兰染为兰绿色,进一步证实为出血坏死。病灶周围为破碎的坏死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上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层高度水肿,大量炎细胞浸润,对照组的尤为严重。 5.2.3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血浆内cAMP和cGMP的影响 以血浆cAMP和cGMP为指标,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生大黄和酒炖大黄(均为R.Palmaat)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鼠由应激造成胃溃疡时,血浆cAMP和cGMP均降低,而cGMP下降更为明显,cAMP/cGMP的比值上升,说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无论生大黄或酒炖大黄对正常大鼠血浆cAMP和cGMP及cAMP、cGMP比值,均无任何影响。3、生大黄对应激大鼠血浆cAMP和cGMP及其比值无影响;而酒炖大黄能使应激大鼠的cAMP下降,cGMP上升,显着降低cAMP/cGMP的比值,使之接近正常。提示酒炖大黄对应激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5.2.4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用生大黄和酒炖大黄(R.Pal-matnm或R.Palmatumvar.Tanguticum)粉碎后过60目筛,分别用蒸馏水配成0.15g/ml悬液。用Wistar远交系雄大鼠;体重180g左右,采用传统的拘束水浸应激处理以产生胃溃疡。动物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应激对照组、应激生大黄组、应激酒炖大黄组。正常对照不经水浸应激,后3组均经水浸应激处理,每组动物均为10只。应激酒炖大黄组和应激生大黄组分别用酒炖大黄粉和生大黄粉的蒸馏水悬液ig,水浸应激前先给药3日,每天2次,剂量为0.15g干粉/100g体重(每)。动物水浸后1、4、6.5小时又分别ig给药1次,剂量为0.0175g干粉/100g体重(每次)。正常对照组和应激对照组ig蒸馏水。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测定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以不同波长的激发光和发射光测定它们的荧光强度,按相应的内标准计算含量。实验结果:水浸应激对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应激对照组端脑内5-HIAA含量为440±22ng/g,比正常对照组的336±17ng/g有明显升高(P<0.05);而应激对照组低位脑干和间脑内的NE含量分别为451±39ng/g和660±56ng/g,比正常对照组的556±45ng/g和919±59ng/g均有显着下降(P值分别<0.05和<0.001);应激对照组端脑内DA含量为901±75ng/g,比正常对照组的776±57ng/g明显升高(P<0.05)。除此之外,应激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动物比较,其它脑区内的5-HT、5-HIAA、NE和DA水平均未见明显差异。生大黄对应激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应激生大黄组动物低位脑干内5-HT水平为820±21ng/g,而应激对照组动物为737±23ng/g,两者相差显着(P<0.05);应激生大黄组动物间脑内5-HI-AA含量为1046±37ng/g,显着高于应激对照的914±42ng/g(P<0.05)。此外,应激生大黄组与应激对照组比较,其它脑区内5-HT、5-HIAA、NE和DA含量未发现有显变化。酒炖大黄对水浸应激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应激酒炖大黄组动物间脑内NE含量为530±51ng/g,明显低于应激对照组动物的660±56ng/g。除此之外,其它所观察的脑区内5-HT、5-HIAA、NE和DA均有明显的变化。生大黄和酒炖大黄对正常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测定了正常对照组、正常生大黄组和正常酒炖大黄组动物低位脑干、间脑和端脑内5-HT、5-HIAA、NE和DA的含量,并将正常生大黄组和正常酒炖大黄组的含量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没有发现生大黄和酒炖大黄对正常大鼠脑内上述4种物质的含量有明显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拘束水浸应激大鼠端脑内5-HIAA含量显着升高,低位干和间胃脑内NE含量明显下降,端脑内DA含量也明显升高,说明大鼠拘束水浸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与了内NE、DA以及5-HT的代谢可能有密切关系:ig生大黄的应激大鼠低位脑干内5-HT和间脑内5-HIAA的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水浸应激大鼠,而ig服酒炖大黄匠应激动物间脑内NE含量比单纯水浸应激动物明显下降。提示低位脑干和间脑内5-羟色胺能系统可能参与生大黄抑制大鼠拘束水浸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而酒炖大黄抑制大鼠,胃溃疡的发生可能与间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月关。同时也说明生大黄与酒炖大黄对大鼠水浸应激性溃疡的抑制作用的机理可能有所不同。因此,通过脑内5-HT或NE系统的调节,减少了胃酸的过量分泌,可能是生大黄或酒炖大黄抑制大鼠的水浸应激性胃溃疡发生的原因之一。生大黄与酒炖大黄对水浸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影响的不同,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它们的药物成分影响不同的缘故。江文君也报道,生大黄对幽门结扎诱发胃溃疡能明显使病损减轻,并使胃液分泌量减少,明显降低胃液游高酸浓度及胃蛋白酶活性,而相同剂量的酒炖大黄则没有明显的影响,也说明生大黄与酒炖大黄药理作用的差异。 5.3胃内吸收动物禁食后,以30%乌拉坦麻醉,大白鼠皮下点滴输入生理盐水,家兔耳缘静脉点滴生理水。结扎幽料管经近贲门处剪口插入胃内,由此管向胃内注入大黄煎液(鼠:20%,2ml/12000g;兔:5O%,50ml/只)膀胱插管导尿。每隔5min接1次尿,记录流出尿量及氨水碱化后尿色变红匠时间。同时另以未结扎动物,ig给同等量水为空白对照;ig给同等量大黄煎液为药物对照。结果:实验组11只大鼠和13只家兔尿中均检出蒽醌反应,药物对照鼠,尿液在给药20分钟时遇碱液变红,实验组鼠自给药至尿中显蒽醌反应最早5、10分钟,平均62.4±70.32min(标准差,后同);家兔药物对照组最早20-22min,平均27.5±10.6min,实验组最早20-25min,平均37,6±24·71min。显蒽醌应,两者比较(t=1.0360,P>0.10)差异不显着。进一步义观察了家兔尿液中蒽醌含量和组分,分4种处理,ig给水;ig给50%大黄煎液;结扎胃上、下口,直接向胃内注入50%大黄煎液;结扎胃上、下口、十二指肠远端,直接向胃内注入50%大黄煎液。给水或给药后30分钟至60分钟间,接取尿液,记录尿量,经处理后以HPLC法测色尿中等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等的含量。结果给药30分钟后的30分钟-60分钟内上消化道吸收的蒽醌类成分量和组分与化道其它部位吸收的大致相同。 5.4食道内吸收观察7只大鼠,自给药计算,至尿液以氨水碱化后变红的时间。结果所观察的7只大鼠,自给药计算,至尿液显蒽醌反应,最早的自导尿管中收集的第一次尿时开始,平均58.6±44·79分钟,家兔1只,尿液于42.44分钟起,呈蒽醌反应。实验证明,大黄煎液在上消化道内不仅开始吸收,而且数量很高,po后有可能在较矩时间内发挥药效。 5.5大黄抑制胃排空的作用以生大黄或熟大黄(酒炖的)水浸煎剂1.5g大黄/1ml/100g体重及20粒琥珀色树脂小球同时胃饲大鼠。所采用的饮片系由西宁大黄(RheumpalmatumL.和R.Palmatumvar.TanguticumMaxim.)炮制而成。喂药后2小时处死动物。统计滞留在胃内的球数。生大黄组?为18.33±0.88粒(n=6);熟大黄组(P)为15·00±0.94粒(n=6);对照组?为6.33±0.67粒(n=6)。R与C相比P 5.6大黄对胃蛋白酶消化作用的影响体外实验测定大黄对人工胃液消化蛋白质的影响及与剂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黄具有抑制胃蛋白酶的作用,表现为用药组蛋白消化量减少,且其减少的程度与剂量相关,但对胃液的pH影响,这一作用可能有助于防治溃疡病及其并发出血之症。 5.7大黄对肠管活动的影响生大黄对大鼠离体肠管电活动和收缩活动的影响生药为西宁产掌叶大黄,加工成20%的大黄温浸剂(24小时60℃温浸剂),实验用0.068g/10g体重剂量观察20只大鼠,以排出不成形状大便为泻下指标。观察泻下作用部位,不同剂量的大黄对结肠电活动的影响等。大黄的泻下作用部位主要在结肠;大鼠离体肠电同其他动物一样,也是由慢波和快波组成,不同的是大鼠离体肠电频率较在体的低。在大黄对结肠的兴奋作用出现后,用温热的台氏液冲洗结肠标本后,在台氏液中加入1×10(-7)的阿托品1ml,然后再加入大黄。结果阿托品可阻断大黄的兴奋效应。 大黄挥发油对动物离体肠管的作用按水蒸气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加入5倍量阿拉伯胶研磨均匀,以适量蒸馏水配制成1%(100ml含1g大黄挥发油)的大黄挥发油乳剂。动物用家兔(2-2.5kg)、豚鼠(250-350)、小鼠(20±2g)。观察对离体肠管平滑肌的影响和对小鼠小肠蠕动功能的影响。结果:对离体家兔十二指肠及回肠正常收缩,一般在加入药液2-4分钟内即达最大抑制率,表明大黄挥发油对离体肠收缩幅度的影响明显具依赖性,但对其张力和频率的影响并不显着。对乙酰胆碱(Ach)、氯化钡、磷酸组胺(Hist)引起的离体肠痉挛性收缩均有明显对抗作用,且与浓度呈正相关。0.2mg/ml可使BaCl2、Hist性痉挛收缩的抑制率达90%以上。对Ach、BaCl2、磷酸组胺引起的回肠痉挛性收缩,0.2mg/ml大黄挥发油能完全阻断BaCl2的致痉作用,但对Ach及Hist的阻断仅在70%左右(-75)。对小鼠小肠蠕动功能的实验,结果给药组与对照相比,给药组小肠推进率明降低,有非常显着性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