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生命观的哲学意义

2023-12-11 20:15| 发布者: 国正行| 查看: 655| 评论: 0

摘要: 《黄帝内经》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优秀发展成果的基本精神为主导,以《易经》的宇宙观、自然观和生命观为基础,结合黄老道家的自然哲学及人生哲学的基本观点,集中论述人类生命生老病死的生命变化规律及其与宇宙自然万 ...


三、阴阳五行,形神合一

结合人类生命的特征,《黄帝内经》以三阴三阳说,改造了《易经》的阴阳四象说,从而更灵活地阐明生命本身的生老病死与自然万物之间的互动渗透关系,有利于具体处理人类生命的各种复杂问题。为此,《黄帝内经》把阴阳本体论与五行说灵活地相互结合起来,分析和诊治人类生命,坚持主张“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10](P523);“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12](P54)。

显然,在《黄帝内经》中,阴阳五行学说是“天人合一”和“生气通天”生命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气论和天道论在生命中全面实施贯彻的重要条件和基础。

生命是活生生的创造系统和生生不息不断更新的运动过程,其动力和灵魂,在于“一阴一阳之谓道”,遵循并契合五行相互转换的客观逻辑,不断地进行阴阳之间相互渗透转化,既有“阳中有阴,阴中有阳”[10](P529),复有“阴中有阴,阳中有阳”[20](P47);在阴阳五行相互渗透转化过程中,不断进行自身生命内部及宇宙自然生命之间的协调转化,实现个体生命与总体生命的延续、生死更替和不断新生。所以,“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大小,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6](P223-233)。

由此可见,五行说实际上总结了古人探索生命的重要经验,将阴阳之道进一步具体呈现为天地日月四时二十四节自然运行与生命之间的紧密协调关联,强调生命的产生及其变化离不开天地之“气”“物”及其演化运行,也离不开天地自然万物的时空运转过程。

 

四、生之本神,遵道贵德

《黄帝内经》基于“天人合一”整体及其阴阳相成的辩证,不仅强调“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6](P151),并且一再论证“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18](P1446)。这就是说,人类生命不但原生于天地自然,并与天地自然互通感应,而且,人类生命本身,从内到外,从整体到部分,从生到死,无非就是天地自然的“精致缩小版”,也是与天地自然始终和谐运作,相互协调。

更确切地说,人类生命就是宇宙天地自然生命的精华和结晶,浓缩了整个宇宙自然的生命整体,既体现了宇宙生命“心物共生”和“心物一体”的本体论原则,同时又无时无刻可以按天地自然万物的客观运行规律,紧跟着天地自然生命的运动节奏和节气,始终保持全面的感应互通,以致人类生命历经千万年演变而自然变成了最有灵气的“小宇宙”,被称为“万物之灵”,确保人类生命的各种变化和发展,无不与宇宙自然生命相协调,同时又能够反过来,主动认识、体验和掌控其生命本身所需,对整个自然宇宙及其各个部分进行认知观察,逐步总结客观规律,并以此为基础,不断调整自身生命与整个自然宇宙大生命体的和谐关系,从宇宙自然生命那里获得生命维持和发展的养料,吸取宇宙自然生命之气,保障人类生命自身的健康成长。

“夫精者,身之本也”[20](P47);“天有精,地有形”;“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21]。《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生命体,作为一个“小宇宙”,在同大宇宙长期交错互动以及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渗透隐含了“大宇宙”的生命活力及其微妙运作逻辑,积聚了宇宙大生命的精华,因而才有可能赋有其他生命体所没有的人类心智。这种“小宇宙”生命体不但能够顺应宇宙自然大生命的规律,也有能力掌握宇宙自然规律,更进一步使人主动地面对自然界和社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的精神品质。

人类心智乃是人类生命同宇宙自然长期相互协调的结果。《黄帝内经》认为,通过天地人三才之间长期协调互通,人类生命得天独厚地实现了“气交”。“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何谓气交?岐伯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世。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16](P564)。

“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15](P99)。人类生命的心智,既然凝聚了天地人三道之精华,其核心就是“德”。人只有把道德置于生命的中心,才真正无愧于“万物之灵”的称号。

“德”原本是天道的灵魂。“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22];这也就是说,“德”本与“道”同在同行,也深藏在天地自然之间,隐含于天地万物之中。“天地之运,阴阳之化”,是通过自然万物与人类生命的相互渗透而升降于人体中:“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15](P98)。就是这样,生命通过长期生活过程,在与天地自然相交互动中,吸纳了五色、五味、五气,不但生成了人类生命之形体,也同时赋予了心神。

当然,生命之间的“气交”以及人类生命获知心智并陶冶德性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正如《黄帝内经》所指出的,“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德有化,有化有变,变则邪气居之”;“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簿,成败之所由也”[16](P566-567)。

作为“万物之灵”,人类生命之珍贵,在于它能够充分发挥心智与天地之道的和谐调整,因时因地顺着天地自然规律,“遵道贵德”。

在这方面,我们的祖先黄帝就是“遵道贵德”的典范:“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23](P16-19)。

因此,《黄帝内经》主张,具有心智的“万物之灵”,必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23](P19);“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以其德全不危也”[23](P19)。

所以,“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7](P27)。具体地说,就是顺宇宙自然之“气”,密切注意“天气”的运行及其节奏,按照上述阴阳五行运转逻辑,正确判断四时各节的阴阳运动的变化,结合水、木、金、火、土的配备比例,把握生命体的“上七窍”(二耳、二目、二鼻孔、一口)和“下窍二(前阴、后阴)”以及“十二节”(四肢的三大关节以及上肢腕、肘、肩和下肢踝、膝、髋)的通气状况,切记把握“生五”(天地阴阳变化和五行的关系)“气三”(三阴三阳)的自然数秘诀,加以灵活贯彻。

显然,《黄帝内经》贯彻心物一体和身心合一的基本原则,在重视生命的“心物一体”的本体论原则基础上,还特别强调“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24];而生命“必本于神”;“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21](P934)。把握了“神本”,就抓住了生命的命脉。为此,《灵枢·天年》以简练深刻语词总结说:“血气以和,营卫以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8](P1245-1246)。

所以,《黄帝内经》所提出的各种治病、养生、营卫方法,都立足于心身合一和以神为本的基本原则基础上。因此,《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指出:“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

由此可见,《黄帝内经》是把人的身体看作“体神合一”“身心一体”“心物一体”“道器并重”的生命体。一方面,《黄帝内经》不把人体生命中的各个器官孤立地进行分割研究,而是把人体生命连贯成一个活生生的运动系统和命运共同体,在其相互关联中进行动静结合的观察;另一方面,又把人体生命中各个器官以及人的整个生命体,纳入宇宙自然万物生命总体体系之中,与宇宙自然万物生命整体连贯在一起,在宇宙自然的生命运动变易中,“上穷天际,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进行远近结合和内外穿梭的灵活探索,实现了人类哲学史、文化史、医学史、心理学史和生理学史上对人类生命进行“形而下”和“形而上”高度结合的灵活巧妙的研究。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